2627丹阳县内的铁矿 (第2/3页)
子,就赚个没完。”掌柜摸着自己的下巴兴奋的做着发财梦。
一些燕国商人认为这是一次发财的机会,他们把报纸作为一部分填充物放进了军大衣内。这样的军大衣看起来十分的厚实,大,实际上,能够预寒的作用也十分的有限,比如这木船,正常的话,是需要大量的晒干的木头板去做的,但是燕国造船业才刚刚起步,他们哪有那么多的木板,不仅仅是这样,他们还没有掌握烘干技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拿着还是发潮的木块去做船,结果可想而知,但他们就做一锤子的买卖。反正他们有的是金豆子可以赚。死的又不是他们燕国人,是高句丽人。
燕国政府有自己的财政支柱,这些支柱只是一些造纸厂,随着纸张的广泛应用,各国都需要都需要大量造纸厂,但造纸厂是一个污染十分严重的企业,尽管进入的门槛低。报纸传媒就需要大量的纸张,秦国的报业非常的发达,赵国,韩国等各国也有大量的报业运转,纸张的需求就非常的大,一开始,这些国家的还有一些造纸厂存在,但是,随后他们就发现,造纸厂的规模应该控制了。因为砍伐树木的数量太过于惊人,于是他们采用了另外的一种方式,采购。
因为燕国辽东地区有大量的森林资源,而各国的森林资源也跟着秦国学习进入禁止阶段。这样一来,燕国的支柱产业就是造纸。
造纸是一个没有多少技术门槛的产业,燕国在北方辽东地区就有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造纸企业,他们不停的消耗着燕国的森林资源,但燕国这样的资源很多,他们经得起消耗。
造纸业也有进一步的发展,也就是包装印刷业,只要稍微引进一些简单的设备进行印刷,然后雇佣大量的妇女,就能制造大量的包装盒。食品需要包装盒,肥皂也需要包装盒,一些其他的小生活用品也需要包装盒,因此,燕国的另外一个相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