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七章 在前进的路上 (第1/3页)
虽然PS90A在纸面数据没有D18T好看,但整体技术含量绝对比D18T高得多,甚至连俄罗斯军方都在考虑为他们的战略运输机伊尔76换装发动机:D30M1和D30K21的‘性’能虽然也不多,但也依旧不能与PS90相比。
相比于相对于60年代设计生产的、以D30系列小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为代表的前苏联发动机,PS90系列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显示出了前苏联在大涵道比无加力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方面的巨大技术进步:更大的高涵道比设计、更低的发动机和油耗比、发动机采用全权限数字式控制(FADEC)、大修周期更长,使用寿命更长,除此之外,还首次采用了高易于维护的模块化设计 ” 。
可以说,PS90系列是俄罗斯能够拿得出的技术含量最高的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了,同哪怕是D30系列当中最先进的D30K21涡轮风扇发动机相比,技术的先进的都不是一星半点。
当然,喊口号提要求是一回事,嘴里虽然叫嚣的厉害,林鸿飞根本不指望能够获得PS90系列,能够拿到D30KP就够自己偷笑了,如果能够拿到D30KP2……林鸿飞觉得,一定是自己前世敲破了十几个木鱼。
“这个……”在300台这个巨大数量的‘诱’‘惑’下,图‘波’列夫设计局的这两位设计师也不敢保证索洛维约夫设计局是否能够答应林鸿飞的条件了,毕竟,对于航空发动机来说,300台实在是一个很‘诱’人的数字,他们咽了口口水。“很抱歉,林先生,我不能答应您在发动机上面的任何条件,不过我可以帮您引荐索洛维约夫设计局的负责人……我想他们也一定很乐意同您合作的。”
但在哪个项目上合作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是这老兄心里没有说出来的话。
林鸿飞皱着眉头想了片刻,最后终于“勉为其难”的点点头,“布拉戈维申斯克先生,如果有可能,我向能够与索洛维约夫设计局的先生们一起谈这个合作项目,我相信在改装的过程当中,你们图‘波’列夫设计局也一定有许多地方要与索洛维约夫设计局沟通。您觉得怎么样?”
布拉戈维申斯克和他的同伴对视了一眼,不得不承认林鸿飞说的没错,在实际的改装设计过程当中,图‘波’列夫设计局确实有许多地方需要索洛维约夫设计局的配合,如果两家设计局能够坐在一起进行沟通。那真的是再好不过了,“这当然没问题。但……”
布拉戈维申斯克犹豫了一下。说出了自己心中的顾虑,“索洛维约夫设计局和我们图‘波’列夫设计局不同,我可以到你们国家来,但除非政fǔ的特别批准,否则索洛维约夫设计局的人不可能到您的国家来,我希望……我真诚的邀请林先生您一起到我们俄罗斯去。我们三方坐在一起谈。”
想了想,林鸿飞也认为这个建议不错,他点点头,“也好。今天我们先把主体的合作框架谈好,剩下的细节到俄罗斯去谈……请您转告索洛维约夫设计局的负责人,对于同他们的合作,我们非常有诚意,现在我们先说图134的问题,布拉戈维申斯克先生,我之前的要求你们确定都能做到吗?”
布拉戈维申斯克却不敢立刻回答林鸿飞的问题,他小心翼翼的向林鸿飞问道,“之前的那些要求当然没问题,您应该知道,我们图‘波’列夫设计局有多年的军用大型飞机和民用大型飞机的设计经验,但是林先生,除了您刚才提出的要求之外,您还有其他的要求吗?”
“呃……”林鸿飞原本想说没有的,但布拉戈维申斯克的话提醒了他:自己是不是真的没有其他要求了呢?他想了想,还真想起来两个,“呃,还有两个,在改进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采用美国和欧洲的适航标准,美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