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一五五章 合作再深一步?(四更,四更到)  世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一五五章 合作再深一步?(四更,四更到) (第2/3页)

范围内,还能找出一个比他们的这个实验室在材料研究领域水平更高的研究机构吗?

    震惊之后,两人的眼中全都剩下了狂喜!

    作为军队的主要领导。他们对材料的重要‘性’尤其清楚,对共和国在科技领域和材料领域的水平更是深有体会。

    在80年代中期之前。当时国内的工业水平根本拿不下机载雷达和机载导弹这些东西,歼七—3这个米格21MF的仿制品,也一样没有雷达导弹,只装了个作用距离5公里的测距器,用红外弹,这个配置倒还真是和歼—8Ⅱ一样,从某种角度说,它和歼—8Ⅱ白天型战斗力差不了多少,只是航程短了。

    中国当真有一点办法,也不会把自己最新的歼—8Ⅱ送去美国改装,那是实在没辙了病急‘乱’投医啊,空军在‘毛’子的图—22和苏—24面前就和不存在没有多大区别,当时无论是J7还是歼—8Ⅱ,对头拦截红外弹不能开火,机炮则根本不可能打得中,人家的轰炸机攻击机甚至连护航都不需要就可以直扑北京了,至于地空导弹部队……当时整个共和国才有多少地空导弹部队?

    当然,说实话,当时美国人也确实拿出来了真家伙来帮助八爷,为了能够彻底提高歼—8Ⅱ的航电水平,采用1553B数据传输标准总线技术;为了提高歼—8Ⅱ的人机工效,把F—16同期型号的火控移植到歼—8Ⅱ上,包括加装新型火控计算机、AN/APG—66(V)火控雷达、座舱显示系统、惯‘性’导航、大气等传感器以提高探测能力;采用当时先进的显示技术;建立新的外挂管理技术基础;增强自检测、系统容错能力,提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虽然在发动机和机动‘性’方面没有做出什么改动,但在改进了新型的火控系统之后,八爷终于从一架需要地面雷达引导的白昼型战斗机变成了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高空高速战斗机了,共和国总算是结束了战斗没有机载雷达的历史。

    从这一点来说,似乎‘挺’鼓舞人的,很多后世的高级黑们都将这段中美蜜月期当做是中美关系友好的见证:看,为了中美友谊,美国人都把自己最先进的战斗机F—16同期型号的火控移植到歼—8Ⅱ上,这不是美国人民对咱们怀着深深的友谊是什么?只是因为……咳咳……那啥,咱们都知道的原因哈……

    这都成了他们攻击自己国家的理由。

    可对于军队来说,这等于自己将脸凑到美国人面前‘抽’,而且是左脸‘抽’完了‘抽’右脸,反复不停的‘抽’……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当真是一点也不假。

    这是军队的体会,在林鸿飞看来,这其实不是什么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儿,这还真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如果不是实在没没办法了,谁愿意将自己看家的家伙拿出去让别人研究个透彻?

    两人对视了一眼,努力压制住心中的狂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