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三十三章 风向扭转  世子稳重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九百三十三章 风向扭转 (第1/3页)

    有一个很残酷但很真实的事实,那就是,当国家机器想要制造所谓的罪证,那么这些罪证一定会天衣无缝,任何人都找不到漏洞。

    在这个领域,皇城司是行家。

    大宋的皇城司,不仅仅是皇帝的眼线密探,它更可怕的是,它能直接制造罪案,决定罪案的结果,以及炮制证据,将案子定为死案,永世不得翻身的那种。

    赵孝骞决定动用皇城司来处置石仲先自尽一案,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两世为人,赵孝骞早已看清了这个世界的本质。

    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它没那么单纯。

    石仲先的生平就算是毫无瑕疵的清廉官员,做人做官清清白白,可他在宫门前自尽,赵孝骞的名声受损,满朝文武因此闹得沸沸扬扬,人心动荡不安。

    石仲先在动摇大宋社稷,在抹黑至高无上的皇权,仅凭这一点,他就必须钉死在“奸臣”这个位置上。

    既然已经是奸臣了,那么如何炮制这个奸臣的罪证,已经不重要,一切交给皇城司。

    或许九泉之下的石仲先,还在暗戳戳地以为,自己死了也能留下好名声,忠臣苦谏,天子不纳,遂以死证心志,听起来多么正义,多么悲壮,青史上必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赵孝骞只能说,这货想多了。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人物也是。

    于是,石仲先的头七还没到,朝堂上便已传出了风声。

    刚被任为门下侍郎的蔡京,当着政事堂宰相们的面,拿出了一摞厚厚的罪证。

    里面有石仲先生前任上贪墨的钱财,共计一百二十余万两。

    每一笔贿赂,每一笔账目都有迹可循,具体到了年月日,何人经手,何人目击,钱财藏匿于何地。

    然后就是石仲先徇私枉法,曾经任知县,任监察御史等职时,经手了多少桩冤假错案,涉及了多少条人命。

    还有石仲先的家人亲眷打着他的名头,暗中与辽国通商,贩卖违禁的盐铁等物质,从中牟利甚巨。

    涉及罪案一共七大款,二十余小款,每一桩皆有人证物证,证据链固定锁死,完美闭合。

    当蔡京将石仲先的罪证拿到政事堂时,政事堂的宰相们震惊万分。

    所有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不敢置信。

    不是不信石仲先犯了这么多罪,毕竟宰相们对这个人并不太熟。

    他们不信的是,蔡京居然如此快速地拿到了所有的罪证,哪怕是皇城司查缉,也不可能如此之快。

    政事堂的宰相都是老狐狸,他们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这份罪证实在太全面,太完美。

    没有破绽,反而成了最大的破绽,尤其是,石仲先自尽距今才不过四天。

    四天时间,就能把罪证搜集得如此全面,人证物证皆俱,就好像石仲先死之前已经把自己的罪证准备好了,皇城司只管去他家拿出来。

    宰相们心中质疑,但他们谁都没开口。

    石仲先自尽一案,实在太严重了,它已影响到了官家的圣名,皇城司这么快拿出罪证,显然是官家的授意。

    这个时候,谁敢质疑这一摞罪证?

    正好逼迫石仲先自尽的幕后指使人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