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方田均税 (第2/3页)
他们也不穷啊,名下的田产相比两位倒霉的外戚只多不少。
外戚快死了,宗亲们离死还远吗?
就在皇族宗亲们惶恐不安之时,福宁殿传出了一道旨意。
两名被拿问查抄府邸的外戚,已明正典刑,罪名罪证确凿,刑部大理寺宗正寺复审无误,即日城外问斩。
第二天,两名外戚果然被推出城外斩首示众了。
大宋官署办差,向来是非常冗长拖延的,可是这一次从拿人,到审讯,再到固定证据,最后到官家亲自下旨处斩……
这一系列的过程简直是一路火花带闪电,快得不可思议。
两天时间,就把曾经高高在上,家产土地甚巨的外戚从高处拉下,最后速斩速决,这种闪电般的效率,大宋立国以来活久见。
两名外戚死了,死得又痛又快,据说行刑处斩之后,二人的头颅和尸首仍停放在城外,竟无人敢去收尸,最后还是向太后当面跟赵孝骞求了情,才派了人将两具尸首送去了义庄,草草下葬。
两位外戚的死,确实给了朝堂和民间一个极大的震慑。
身份如此尊贵的外戚,都被官家一刀砍了,那么地方上那些反对方田均税法的官员豪强地主呢?
先问问自己头够不够铁,再问问自己的靠山后台,有没有两位外戚这么硬,最后再摸摸自己的脖子,有没有感到一股阴风拂过……
官家的刀口已经落下,再提起来时,已是鲜血淋漓。
然后,官家拎着刀环视四周,打量着谁会主动跳出来,谁是下一个挨刀的目标……
这就是今日大宋朝堂的现状。
在此之前,官家没放过半句狠话,朝会上仍然笑意吟吟,一副温润亲切的样子。
可官家干的事儿,却是刀刀要人命。
两名外戚死后,延福宫莫名多了很多客人。
客人都是稀客,平日里来往不多。
这些人都是皇族宗亲和外戚,他们纷纷来到宫门外求见赵孝骞。
见了面之后二话不说,纳头便拜,然后毕恭毕敬掏出了一摞摞田产地契。
对于这个结果,早在赵孝骞的意料之中。
他知道,两位外戚的死,必然会引发一系列连锁效应的,老实说,他这两天就是在等皇族宗亲们的反应。
现在他们果然有了反应,表现令他很满意。
向太后家族外戚的十二万顷田产已经全部收归朝廷,这些皇族宗亲献出来的田产,足足竟有上百万顷。
这个数字令赵孝骞都大吃一惊,表情说不清是喜悦还是难看。
这些皇族宗亲和外戚,数代人多年积累下来,不知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
农民赖以生存活命的土地,在大宋立国仅仅百年的时间里,已渐渐被金字塔上层顶尖的权贵们迅速集中兼并。
果然,历朝历代逃不开的土地兼并问题,在大宋也毫不例外地重复着。
最后就算江山亡了,他们的钱和土地仍然是自己的,大不了换一身官服,向新的帝王效忠便是。
皇族宗亲们惴惴不安,陪着笑脸,双手奉上了他们的田产地契。
赵孝骞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