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嫁娶 (第1/3页)
钱大夫和冬月姑姑正日子的前一天,森爹领着阿焱和大郎陪着媒人孙大娘去孙阿忠家催妆。
这边赵氏早就领着小丫鬟帮忙收拾好了屋子,又求了村上最年长的儿女双全的老婆婆收拾新房、贴喜字。
喜字是大妮、二妮、秋儿姐一同剪的,喜字的花样也很多,最简单的双喜字、心形双喜、笑口双喜等,赵氏还能把喜字剪出周边带花的形状来,看得二妮眼都直了,这种都是需要留住的艺术啊。
就见赵氏手不知道怎么一翻,还能剪出喜上枝头上,两只喜鹊停留在喜字的上端,看着就跟真的一样。
二妮拿了剪纸去一旁慢悠悠地学习去了,不过她的小脑并不是很发达,这种手工剪纸的还是只能弄出来最简单的平平的双喜字,要换个花样不是缺了胳膊就是断了腿的。
忙了一个多时辰,把大郎他们写过字的废纸都用完了,算了,天赋不佳,还是不要强求了,二妮摇摇头,真是浪费资源啊。
索性二妮就放弃了,没这个智商就不能再逞强!带老婆婆颤颤巍巍地把新房里窗户、门所有的地方都贴上了喜字。
午饭后,森爹、阿焱、大郎便从孙家出发了,跟着的还有压嫁妆的金花婶和杨氏,小姑子出嫁,嫂嫂压嫁妆是俗礼,爆竹声响起,屋子里的孩子都跑出去看热闹。
钱大夫的聘礼高,孙家的嫁妆也不少啊,长生捧着红漆盒里的富贵树盆栽走在最前面,随后是长福捧着的十块土坯包着红纸,小水捧着事儿块包红纸的瓦,后面吴永贵和钱大成挑着床,跟着的还有书桌、立柜、美人塌、八仙桌、梳妆台、铜镜,红色一米长短的箱子两个,女儿红两坛,铜盆里置大红绣鞋一双、八铺八盖、鸳鸯枕……
这嫁妆已经可以和城里的小户之家想比拟了,围观的人群时不时发出“哦哦”的声音,年轻的少妇哀叹自己当初怎么没要那么多聘礼,说不定嫁妆会比冬月的还要多,未出嫁的姑娘想着自己要多攒嫁妆了……
嫁妆迎进门,同来的还有冬月的姑父、姨父和舅舅,是相当有重量的亲戚,不过也都是地里刨食的,所以进了大气的钱家,人还有些放不开。
赵氏带着绿菁、绿莜在厨房里烧糖滚蛋,李婶在泡糖水,堂屋里二郎和徐先生帮着招待女方的各位宾客。
果脯都是用周家自己做的杏仁干这些,宾客们也都很满意,钱大夫家很是忙碌,钱大夫笑嘻嘻地跟每个人说多谢,二妮觉得他的脸皮肯定是硬了!
嫁妆是放在院子里的,吉时一到,孙家的两位嫂嫂指挥抬嫁妆的把东西都搬到屋子里。
新房里,杨氏作为铺床的全福人自然是要好一通忙活。
第二天鸡打鸣的时候,赵氏和森爹就起床了,今日新娘子进门,他们作为新郎家的人,得把事情都准备好了。
森爹领着大郎、二郎去隔壁几户人家借桌子、椅子,赵氏则是把枣子、桂圆、莲子准备好,想想家里的花生,又抓了一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