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机智 (第2/3页)
便宜啊,花了很少的钱获得了很多东西啊。
这人一多吧,还不是哪个都收的,这八九岁了两股黄鼻涕还挂在鼻子上一说话就像是吸螺蛳肉的一看就是智障好么,不保证别的孩子不会奚落他啊,不能收啊。
还有这刚刚十四五岁的少年才开春就一把桃花扇见谁都是一个大飞眼的,用二妮的话说这是三观不正啊,怕把书院里的汉子都带成了受啊,若是以后在书院里谈花酒谈花魁咋整,坚决不能要啊!
徐先生和俞晟睿是一路从录梁飞奔来的,徐先生毕竟年岁大了些,身子骨再硬朗也受不了长途跋涉,主要吧这年代的马车一走快了颠得隔夜饭都要吐出来了,五脏六腑直接大挪移啊。
倒是在徐先生走之前,很多事情他已经和森爹商量过并且得到了统一,徐先生还把他从缥阳带来的珍贵孤本和手抄本限量版直接免费贡献给了书院的图书馆。
二妮曾经保守估计过,他的那几车书若是卖了都能换来好几个树人书院了。
森爹既是院长也担任书法老师,做得更多的是行政工作,这时候还没有管理和教学分开的概念,倒是森爹有意让徐先生抓教学,他抓管理,他空余时间还要给书院的教书先生谋福利不是!
树人书院的教书先生很骄傲,一年五两银子的工钱啊,往年在村上教书,大伙儿不是拎鸡蛋就是提猪肉,真正的钱就那么几百文,一年里自家人虽然被人爱戴,可这日子还真没表面上那么有滋有味。
看看这周家人出手就知道有没有了,春夏秋冬每季一套衣裳,吃书院,睡书院,他们的工钱就可以攒起来捎回来了。教书还不必干农活,可是轻松得很啊!
学堂按照年纪分了三个层次,一个是七八岁的启蒙班,一个是九十岁的提高班,一个是十一二岁的加强班,一个是十三四岁的高级班,一个是十四岁年纪以上的合成了一个班。
启蒙班里大多是只认得几个字或是会写自己名字的,当然也有家里从小就教的,比如三郎,他现在就是启蒙班里的老大,因为先生教的他早就会了,上了两天课就磨着二郎把他带去了提高班。
森爹也不恼,他采用二妮的意见,每个班配一个班主任,就跟老妈子一样什么屁大的事都找那个班主任,三郎就颠颠颠地去找提高班的班主任了,背了《论语》几篇,就和二郎坐一起去了。
长水村的人若是最初看到周家开书院是羡慕嫉妒的话,如今却是满满的骄傲了。你说为啥,这书院就在我家后面啊!
开张的时候县太爷都来了,这得多大的面子啊!
这正月都快过完了,以前不咋上门的亲戚都备着厚礼上门来说话了,无不是我家小子想来书院认几个字呢,以后帮忙照看着些,对了,周秀才那里帮忙引荐一下呗。
这就是腰杆直了,腰不酸了,腿不痛了,什么毛病都妥妥的了。听人一说树人书院,那是我们村上的!对,周秀才啊是个很好说话的人,我家的菜还卖给他们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