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家史 (第1/3页)
大齐朝的开国皇帝殷锐本是前朝一将军,因不忍朝纲崩坏,奸臣当道,诸侯割据而揭竿起义,连家高祖父连放本是军中一百户,跟着殷锐打天下,深得殷锐信任。
殷锐建立了大齐朝后,连放第一个交了兵权,且以“旧伤复发”为由辞官。兵权自是收回了,连放的告老却没得到批准,反而在庆功时封连放为世同罔替的卫国公,和郡王同一级别,此种恩宠自是不一般。
连放虽大字不识几个但是为人谨慎,在军中颇有贤明。时年北方匈奴骚扰边境,霸占城池,连放带着儿子连信征战,连放早年打仗,身上留下的伤处众多,出师未捷身先死,而连信亦是连放手把手教出来的,领兵打仗是把好手。
连信一月内攻破三座城池,俘虏匈奴一千多人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而连信自己却身受重伤,班师回朝的路上就跟着父亲连放去了。
连放在成为卫国公后并没有抛弃糟糠之妻,且没有广纳妾室,所以只有成年的儿子连信和幼子连仲。
一场战争让连家死了两个当家人,连信甚至连子嗣都没来得及留下,幸好高祖母楚老太君性格坚毅,从此闭紧大门、远离朝政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国公之爵自然由连仲承袭,连仲成年后因为楚老太君不舍唯一的儿子再踏上战场,所以连仲从小习的更多的是诗书。
卫国公冷清了十几年,终于在连仲娶妻时热闹了起来,连仲娶妻韩氏,是录梁百年望族韩家的嫡幼女。连家渐渐热闹起来,此时正值殷锐过世,其子殷彦继位。开国功臣有些渐渐开始走下坡路了,而子嗣单薄、人口简单的卫国公便让新皇再次重用起来。
连仲也未纳过妾,韩氏生了三子一女,门庭日渐开阔。连仲过世后,嫡长子连韫之承袭,两个弟弟也官拜正二品、正三品,连家成为京都举足轻重的角色。
而富不过三代这个道理同样用在连家人身上。连韫之精通用兵之道,殷彦晚年被匈奴和突厥困扰,连韫之正是有心干一番大事业的年纪,领兵打仗自是当仁不让。
连韫之之妻周氏生下四子,老大连钧、老四连钏、老五连钰、老七连钦。殷彦之子殷磊本为太子,但是身体不好,还没熬过殷彦过世就先入土了,殷彦晚年比较宠的几个儿子便有了夺嫡的心思。
有兵权的连家自是各位皇位继承人先要拉拢的对象,而连韫之和几个孩子都做纯臣,只忠君,连仲的两个弟弟却被拉入了对立的阵营,为了守住连家,连韫之不惜和两个叔叔决裂,这样也直接导致了和未来继承人之前的鸿沟。
殷彦死后,几个儿子斗得异常精彩,最后却是一宫女之子得了大位,能做上皇帝的自然是心性异于常人,皇位坐上没多久,新帝弑父杀凶的说话愈演愈烈,且匈奴和突厥再次来犯,连韫之辞官却没获准,新帝更是命连韫之与其子一同退敌。
连韫之无法只得领命,深知新帝是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福的,甚至写好了辞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