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 危机四伏 (第2/3页)
间,朝廷中都是对镇国将军的攻讦。
华家和钟离彻是姻亲,是不可能眼睁睁看着钟离彻倒霉的,因此也率领翰林院一众人等,上折子支持镇国将军。
他们是大周朝最高水准的文人,折子写得有理有据,文采斐然,一出来就驳得那些弹劾的声音低了下去。
镇国将军为大周朝立下赫赫战功,精忠报国,怎么会是不忠说他不孝,也是笑话。镇国将军真正要孝敬的是父母,这一点镇国将军并未有亏欠。
至于镇国公府二房和四房,他们使人暗害安宁县主,人证俱在,以无爵之身加害安宁县主有封号之身,这才真正是以下犯上,不将皇室放在眼内对于这等蔑视皇室的行为,镇国将军大义灭亲,不是应该表率么
对于第二点,简府说镇国将军风流浪荡,试问天下哪个郎君不风流恣肆艺妓本身乃风尘之人,镇国将军未曾成亲与之厮混,算不得什么。自成亲后,他对安宁县主一心一意,可比许多自诩痴情之人更加情真。
户部简侍郎之女,不尊父母,无女子之德,痴恋镇国将军不成,多次诬陷镇国将军。这怎能算是镇国将军的引诱明白是简侍郎夫妇教养不佳,以至于女儿失了女子之德,使天下女子蒙羞
镇国将军因为奸人所害,差点把命丢在西北苦寒之地。程派不去彻查暗害镇国将军之辈,为镇国将军讨回公道,反而颠倒黑白,以此攻击镇国将军,简直是朝廷百官之耻
同时,这也让人不得不怀疑,程派是否与那构陷镇国将军之人狼狈为奸。
翰林院站在有理一方,写出文采华丽的折子驳斥弹劾钟离彻的官员。同时犀利反问,赢得了百姓的好感。
毕竟,华家站在哪一边,他们支持的就是那一边。何况,这回华并翰林院说得如此有道理。
将那些弹劾驳斥下去之后,华恒和华恪专门拜访镇国公府,去见钟离彻。
镇国公府频频生事。老镇国公夫妇年事已高。如今已经是心力交瘁了。他们虽然不满钟离彻殴打二房和四房的人,但是也更气愤二房和四房手肘向外拐,将镇国公府置于危险的境地。
这回幸得有华家回护。使钟离彻不至于被革职,老镇国公夫妇心中充满了感激。
所以华恒、华恪上门来,夫妇俩都亲自出来招待。
不过华恒、华恪只要是想跟钟离彻商量事务,和老镇国公夫妇寒暄一阵。便找了借口去见钟离彻了。
钟离彻一直黏在华恬身边不愿意离开,所以这些日子以来一直不肯去上朝。对于外头的腥风血雨他知道,但是暂时不打算理会。
华恒、华恪虽有感于他对华恬的一片深情,但是也不喜欢他这种诸事不管的态度,所以一见面就斥责了钟离彻。将他赶到一边去反省。
兄弟两人极为担心华恬,将钟离彻赶到一边之后,都坐在华恬身旁。去探华恬的内息。
如同孙大夫所言,华恬什么事都没有。但就是不醒,这可真奇怪至极。
华恒、华恪探毕,心中越发肯定是悟道大师说过的,华恬离魂了。
可奇怪的是,华恬手上还带着当初悟道大师所赠的念珠呢。悟道大师曾说过,带着念珠就能逢凶化吉的,这会子怎么还会离魂呢
兄弟俩心中怀疑,但苦于找不到悟道大师,不能马上找出求证或者原因。
忧心过后,转念一想,觉得若只是离魂,想来也不会有危险,于是又有些放心。
“我妹妹小时候也曾有过如此症状,后来不知怎么却好了。你不要担心。”最终,华恪对钟离彻说道。
钟离彻听毕大喜,看向华恪,“当真如此可是大概要多久才能醒来你们既知道,为何不早些告诉我”
他这些日子什么都不想管,心中只有一个华恬,就连新出生的孩子也没顾得上,只是可怜了那孩子。
华恪回道,“我们原先也不敢肯定,这么多天过去了,我们看症状确实像,这才敢确定。”
之前不提,不过是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