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梦醒至杭州 (第2/3页)
拉开了清晨的序幕。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杭州城到底是美的,就算是在经历了这么多的灾难后的暴雨的天气里,城门附近进出的行人、士兵、商贩戴了斗笠,披了蓑衣,居然也有着几分中秋雨上的恬静气氛。
现在的杭州码头和过去的繁华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还是有一些船只在城南附近钱塘江的码头靠了岸,船工们上上下下运卸货物,民夫们在士兵的陪同下出城,开始预备收割今年的稻米,之前受灾比较严重的地方,一间间的房屋、木棚已经开始建起来。在稍微热闹的街市上,女兵、工人们正在搭建为登基大典的游行而设的架子、还有为那架子上添加一些装饰。
现在的杭州城,以萧阳的兵将以及部分背叛大信的原杭州城富商为特权阶级而建立起来的新秩序已经井然有序,生活的方式与之前自然大有不同。少数几个热闹的地方居然也热闹得相当喜庆,不过大多数地方还是处于一片萧条和低迷当中。当然,萧阳政权的统治者们把这样的低迷称为平静。但是杭州的百姓们都清楚,这样的平静下,大家的内心,其实都没有底气,谁也没有办法做到内心真正的安稳。
在杭州城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子里,传出孩童稚气的读书声,和雨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曲奇妙的乐曲。
这算是杭州城里一个小书院,隔壁是一家医馆,再隔壁则是不知道被哪里的士兵占去的破烂院落,医馆很热闹,时常有些打架受伤过来诊治的士兵骂骂咧咧的声音传过来。
萧阳起兵,本质上是大信底层的一些人要推翻特权阶级的统治,起义之初,他们最直白的行为是杀死所有特权阶级,官员、地主、富商以及那些看不起他们的读书人。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成为特权阶级,例如成为官员、成为地主、成为富商,这些不好说出来,但其中最光明的,自然还是可以成为读书人。
他们攻进每一个地方,遇上对他们持对立面的书生,自然骂着这帮家伙不识时务,不在乎多杀一个。可是如果有远见,有想法的,当他们有了那样的条件,到底还是希望自家能出现读书人、本能地觉得那样才是真正的有出息。这是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人们总会觉得就像话本里说的,那些运筹帷幄的有知识有谋略的人才是上等人。
也正是因为这样,就算是兵灾不长眼,也还有一些当权者,保护了一些读书人,让他们或者作为幕僚,或是作为家中弟子的师长,给予庇护。如眼前这家,便是这些日子以来杭州城内唯一的一家书院,背后据说有数名军中将领做靠山。城破之后粮食供应极为拮据,一些原本就无权无势,不像原来官钧贤他们那样的四大家族那样“有着罄竹难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