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三回 救民之道  漫漫寻道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百零三回 救民之道 (第2/3页)

身衣服,除了那两身外,就只剩下穿的这身了。“榆木头”望了望周围席地而坐的逃难人群,尽是与自己差不多邋遢的样子,不由得摇了摇头,掏出装钱的小布袋发现也只剩下二两几钱碎银和十来枚铜钱时,突然感觉饥饿干渴起来……

    就在这时,只听一阵锣响,原来散坐在地上的人群突然纷纷站起,向一侧奔跑而去。“原来是赈粥的人来了,”当“榆木头”看清几乎人人手中都捧了只碗时不觉恍然大悟地自言自语道,不禁舔了舔发干的嘴唇,跟随人群而去。

    没走多少路,就看见一长排粥棚,其中两个足有十来丈长的大粥棚尤为惹眼,粥棚前全都黑压压拥满了取粥的人群,似乎有好几口大锅同时供应着,不时有三五个人端着热腾腾的粥碗从人群中挤出。其余的粥棚相对就小了很多,大约一丈来长,显然只有一口粥锅在供应。

    那些简易粥棚上都竖着旗幡,“李”、“王”、“杨”、“邹”……显然都是赈灾粥铺的出资人,让人一看就知道城中哪位善人在行义举了。但其中最显眼的当属两大粥棚上挂的大横幡了,一面上写着大大的“渔阳城府”四个字,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官府设的粥铺。不过让“榆木头”感到惊奇的却是另一面,上面竟然没有标上行善人的姓氏,而是只有“一日三顿,无限供应”八个醒目大字。

    究竟是谁如此乐善好施而又不求名望?“榆木头”刹那间就对此人充满了好感。“榆木头”想到这就排在了这个无名氏赈粥铺的队伍中,虽然心里知道那个有钱的大善人肯定不会在此,但还是想看一眼,兴许能问出点什么来,将来若有机会,自己可以代这些灾民一同报答也不说定呢。

    不过令“榆木头”有些失望,虽然排到粥铺前面,只见到铺内一个使一杆三尺长勺的精瘦汉子,那人见“榆木头”没有自带碗,一言不发同样舀了一大碗米粥,连同大瓷碗一起递了过来,对于“榆木头”趁机询问出资赈灾之人却直截了当回应“不知道”三个字。

    捧着大瓷碗的“榆木头”跟着前面一位穿灰布长衫的中年取粥人退了回来,同样学着那人蹲在官道的一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