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五曜压岁  东北谜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十五章 五曜压岁 (第2/3页)

这里也有点能着的东西。不像他说的那样,不是还有个边壕和边门嘛,还有个大庙,瞅瞅也行。”看这情形,这女的就应该是老板娘了。

    “边壕?边门?还有什么大庙?”我听后很感兴趣。

    老板冲老板娘挥挥她接着炒菜去了。然后一边给我们拿着碗碟,一边说:“她说的是大沟村北面不远,听老人说那里是赫尔苏边门,有一条很长的“边壕”据说当时壕南面是汉人,壕北里就是满人,那壕可老长了。听说有几百里地长,和长城差不多,不过你们在北京,看过长城后再看这个就是个大土包子了。”

    我一听觉的有点意思,这个什么边门还有边壕的也在大沟村附近,估计和我们要去的地方应该不太远,就有些好奇的问那老板:“这边门和边壕是啥年代的事啊?边门是干啥用的?”

    那老板见我们对这个感兴趣,就拉了把椅子坐在不远,一边抽着烟一边说:“边门和边壕应该是清朝以前的事了吧。咱这疙瘩以前是满人的地界,边壕差不多也是个分界线吧,把汉人和满人分开,隔个五六十里地就有一座“边门”是放哨用的。东边头一道门就是咱这儿,叫“赫尔苏门。往西还有“半拉山门”“棉花街门乌拉堡门

    说到这里。那老板往前探了探身子,很神秘的对我们说:“这边门听以前的老人说,那可是当时是“过边。的通道,如果不在边门上过,而是冲过边壕,被抓住就是当场杀头,会丢命的。”

    那老板边佃丁抖们几个吃着东西,他一边说给我们听。倒也打听出了原玉

    据说在这道赫尔苏边门的附近以前清朝时还盖过一座“九堂神尸庙”庙里供奉的是关二爷。当时的大庙有前后大殿,钟、鼓二楼,里面的神像是用金子镀的,眼睛是用玛瑙镶嵌的。金光闪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当年庙里的钟声能传出几十里,十分气派。

    又过了几年,开始跑“毛子老毛子”把庙给毁了,里面的东西都给抢跑了,就剩下个残坦断壁的旧址现在还能看到。而现在的庙是后来村里人集资修建的,位置也不是先前的地方了,里面的老道接连换了好几拨,据说是这庙一般的道行根本就镇不住。

    “老毛子”源于中国人对洋人欧罗巴种的的贬称,据说是由于早先见到的外国人既野蛮又浑身长满了红毛,所以贬称为“老毛子”在沙俄侵占东北后,大批俄国人来到东北定居,于是“老毛子”这个词逐渐变成专指俄国人的词。

    不过听到“九堂神尸庙”这个名字,我们几个都感觉有些奇怪,不知道为什么会起个这么古怪的名字。

    两天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