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赝品  东北谜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十九章 赝品 (第2/3页)

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也留下了许多至今未解的谜团,智慧恐怕未必像是生产力一样随着发展而发展,我倒是觉的人类的智慧反而在随实社会的进步在倒退。

    当然了,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秦始皇当初就根本没有扔过‘玉’玺,或许他只是想神化一下自己的皇权统制,而故意编造出来这么一个故事,这也是情有可原,他那人一生中信神信鬼的,这事估计也干得出来。当然如果当初根本就没有“扔‘玉’玺镇湖水”这件事,那八年以后再重新献上就不那么神奇了,因为‘玉’玺本来就在他的手上。

    董三爷看了看我们,然后又接着说道:“大清时,紫禁城藏御玺共有三十有九,其中一方即是‘传国‘玉’玺’。乾隆帝儒雅风流,在古玩赏鉴上也是行家里手,颇好考据。经他鉴定,那方‘传国‘玉’玺’竟然为赝品,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所料。直至民国成立,清廷退位,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这才再一次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自然真假也无法考究了。”

    我听董三爷说了这么半天,一时也想不透他有什么目的,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好接着话音问道:“三爷,照您这么说。那‘传国‘玉’玺’企不是当年多尔衮献上的就是个假的,是赝品了?”

    董三爷呵呵一笑:“我觉的在那个历史时期,‘玉’玺的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太极要借这‘玉’玺归属后金的噱头,借以让天下臣民都知道他皇太极做皇帝那是天命所归,他就可以堂而皇之的与大明王朝分庭抗礼,从而顺理成章的完成登基称帝了。”

    听董三爷这么一说,我和大牙也觉的有些道理,这传国‘玉’玺对于皇太极来说,真可谓是望眼‘欲’穿,梦寐以求的东西,就算明知道这枚‘玉’玺是假的,那也是巴不得的。

    历史证明也是如此,确实是皇太极得到这方‘玉’玺之后,手下的那些臣子就见机行事,纷纷奏请皇太极,劝说皇太极要“仰承天意,早正大号,以慰舆情”。两个月之后,皇太极就在后金群臣三呼万岁声中,趾高气扬地登上了他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随之宣布国号为“清”,改元崇德。

    董三爷说完这些后。微微笑了笑,然后盯着我们说:“事实上,我也仔细的对比过元代以前的和清代的‘玉’玺拓片,偶然之间,让我发现了一点点的不同,这一点差异极其细微,刚开始也以为是偶然,不过对比过多次之后,我相信,这点偶然并非是偶然。”

    说到这儿,他用手指着羊皮纸上的印文。告诉我们,清代能找到的印文拓片,他几乎都找到了,与这张羊皮纸上的印文相比,篆文“天”字的最后一笔,竟然都比当前的这印文朱砂印记要明显,颜‘色’略重一些,对比过多张以后,发现这绝不是偶然。

    后来他又找到了一些元代以前的‘玉’玺印文拓片,这才发现,在元代以前的各朝代留下的‘玉’玺印文,几乎与这张羊皮纸上的印文特点一样,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