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卷-都市 第八章 改造之路(修) (第2/3页)
灵光一闪”,能搞出小发明的人。诸葛智对此的解释是:“大爷这是医不自医,哪有医生给自己诊病的。”
苏光光提出具体的思路,诸葛智负责具体操作,一起设计电路图,不一会就有九份不同的电路图被诸葛智绘制出来。又讨论与比较了一下,把不合理的部分重新做了设计,最后完成的成品电路图有四份。剩下的工作就是把电路图制.作成实物,然后再进行实物测试了。
根据CPU及内存、硬盘等其他硬件要求,苏光光在诸葛智的帮助下,设计了六份主板电路图。同样的,经过对比与分析,得到了三份比较满意的电路图。
他们并没有设计超级计算机,不只是因为硬件价格太高。超级计算机的CPU都不会低于一千个,先不说资金问题,就是体积也不是这个地下实验室能装得下的。超级计算机用的CPU、内存、硬盘等都是专用的,与电脑中的部件是不一样的,一样的就只是材料及名称了。再说诸葛智也不需要一台超级计算机,如果他遇到极端情况,可以随时调用网络中的所有电脑为己所用。栖身的服务器只是当做他存身休息的地方,就像人类的家一样,房子肯定没有公司单位的大,也没那个必要。但是家能大一点,功能更多一点,是谁都不会排斥的,所以才有诸葛智与苏光光讨价还价的事。
苏光光从网上联系了施密特集成电路制造公司,把电路图发过去,CPU每份图都订制了十枚,主板共做了四十二块。又是一大笔费用,看着账户上的四位数余额,虽然没心疼,但也感觉钱不够用。其实他也想自己制造所需要的硬件,只是制造硬件的要求已经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专业技能先不说,只是制造仪器就不是他现阶段能承担得起的,更不要说能否把生产仪器进口的进来,所以只能少量定做。
施密特集成电路制造公司是德国一家小型芯片代工企业,现在由雷奥•施密特父子二人经营。这家位于德国西部埃森的小企业,是一家以代工为主,少量自己设计生产工业控制芯片的集成电路制造商。当初苏光光自己设计了第一块用于四轮摩托控制电路的简单单片机芯片,但是没办法自己生产,经过对比后就是找的他们。他们有一个非常先进的实验室,可以满足苏光光的要求,为他制造各种芯片。
在他十一岁那年,着迷于速度带来的刺激,家里的摩托车就是最好的实现理想的工具了。只是那辆春兰豹的年龄不比他小多少,当然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于是他与老妈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比如不允许他打扰她打麻将,这才允许他用积攒的压岁钱买了一辆本田摩托。可是不到十天时间,本田也不能满足他日益增长的神经质快感,经过一个晚上的思考,他决定改造那辆摩托车。
按照一般的家庭教育情况,是不可能允许一个小孩子做摩托车改造的,不说危险,就是经济也支撑不住。可是苏建国着迷于种地及改良农作物,高梅着迷于麻将,而外公外婆又鼓励他自己动手培养动手能力,爷爷更是直接给了他十万元改.装经费。
苏光光看到父母的默认,爷爷辈长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