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第3/3页)
十二三岁就病逝了,据说是遗传皇后娘娘的气疾。如今你一直帮着兕子调养,兕子的身体底子该比你当初刚接触的长孙皇后要强得多。在长孙氏身上没有做到的事,也许在晋阳公主身上能够做到。如果你能让兕子健健康康长大,想必长孙皇后泉下有知也会欣慰的。”
李治犹豫地问:“可以吗?我真的可以这样做吗?”
武颜无比肯定地说:“逝者已矣。从生到死,我们会经历很多,回想你曾经经历这些事情时候的心态,你就会看开了。”
李治想到从前被和尚庙的老和尚收养,老和尚年迈老去之时,自己悲伤的心情;踏上取经之路,见惯了妖孽肆虐,危害人间造成的惨剧;一朝回神,发现取经并不像自己想得那么简单……其实世间之事从来都是这么残酷,只是自己变得软弱了一些。
“我……明白了。”李治的心智何其坚定。不然前世也不会千难万险去取经了,方才只是一时迷惑,因为这五年安逸生活让他变得更加的多愁善感并且心软起来。
如今回过神,觉得自己需要向武颜学习的地方实则是还有许多。
不得不说,这两个人,真是互补的性子,都能在对方走进岔路的时候去唤醒彼此。
这是不是天造地设的意思?
武颜没有把近来自己遇到的麻烦告诉李治,因为他还需要时间平复心情。
至于诚郡公武元庆那样子的蠢货,完全不需要李治出手用法术去教训。
武颜前一阵子从下人的口中探出了武元庆打的主意——自然不是直接探听出来的。
武元庆确实是把“要将武元芳许配一个相氏家族的小郎君”的消息瞒得死死的。
可是看多了宅斗宫斗小说的武颜怎么会不知道,一个大宅院里,消息最灵通的,就是下人了。
如今的武颜不缺金银、更有身份,有很多下人来示好。武元庆频繁宴请相氏的人这一事情自然是被武颜得知了。
作者有话要说:百度百科1:贞观八年(634年),长孙皇后陪同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期间,身染重疾。皇太子请求大赦并度人入道,为妻子健康忧虑的唐太宗立即应允,但遭到长孙皇后的坚决反对,无奈唐太宗只好请普光寺法师昙藏入宫为妻子祈福,或是天子诚意所致,长孙皇后病情旋及康复。
九年(635年)皇太子李承乾纳妃苏氏,然而喜悦之后却连接着悲伤,此后接踵而来的生身母亲赵国太夫人的薨逝以及太上皇李渊的驾崩,给长孙皇后和李世民这对夫妻又一次沉重打击。双重丧期的哀痛,诱发了长孙皇后早年罹患并时常发作的气疾,次年,病势加重,药石皆不见效。
早年,太宗驾幸太原,长孙皇后生病,他曾亲自到石壁寺礼谒禅师,并解众宝名珍,为妻子供养启愿。[68]于是太宗决定再次求助于佛家。十年四月,李世民下诏修复天下名胜古寺392座为皇后祈福,著名的善寂寺,修定寺便在此列。虽然太宗期待佛家的福祉能够又一次给妻子带来好运,但是,幸运没有再次眷顾。
十年六月(636年),长孙皇后崩逝于太极宫立政殿,终年三十六岁。太宗悲伤不已,遵从皇后遗愿,营山为陵,是为昭陵。纵观长孙皇后的一生,她与太宗从少年结发,一起互相扶持,走过了二十三载。于情伉俪情深,于政相辅相成。“一与之齐,终身不改。”
满脸过敏,累的动也不想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