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狗血第二波(二) (第2/3页)
劝告的心思了。到最后房子给她们住了大家心里却落下了一点隔阂。
后来麻将馆开起来的时候席爸也是想着贴补二姑家一下,这个事情轻松也免得二姑一直有自己不如别人的感觉。但是席爸忽略了一个问题,在x市外来人口多,大家都互不相识,也就容易遵守规矩。而且他们那地方地段不错,治安什么的都管的很严,所以都没人闹事。
而县城这边就不一样了,地方太小,大家几乎都认识。这样有个什么都容易看在熟人的面上给个方便,就比如借钱。开麻将馆最怕的就是借钱,借出去容易收回来难。而且地方小了就需要有地头蛇似得人物来镇场子。可是他们却全都是外来人口,所以当二姑抱怨二姑父天天泡在里面只知道玩什么都不做,谁谁谁借钱不还,谁又来找茬甚至隐隐有抱怨分了个最麻烦的给她的时候,席爸果断把这个转让给当地人了。
但是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拥有的时候各种挑剔,但是一下子没了的话那就好比被人从手里抢走了东西,即使那东西的所有权并不是自己的,但是,总归是拿在自己手上了的。从来没有得到和得到又失去,这两种所导致的反应是绝对不一样的。
二姑虽然不满,但是这都是她自己抱怨导致的结果,那也没有办法,但是心里肯定是不高兴的,人一不高兴了,平时的说话和举止上就会表现出来,特别是在面对三姑和小舅的时候。
人都有一种均富济贫的思想,特别是在那些兄弟姐妹多的人家,人都是不自觉的同情弱者的,有一家条件比其他家好的多的话,就会把让这家帮助其他家看成理所应当。
席虹的父母各自是自己家中的老大,老一辈的大哥大姐本来就责任感很重。在上辈子自己家条件不好的时候都惦记着帮扶弟妹,何况这一世他们家条件好了太多呢,自然是尽自己的能力能帮的就帮。
之所以也要用优惠价提出转让,就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帮忙”不等于“施舍”,但是会想的能够理解,不会想的就觉得你都这么有钱了怎么还在乎这点钱?
这次的事情说起来还是席虹打破了平衡点,小县城房价便宜,连门面房都不贵,席虹当初回来正是买门面买上瘾的时候,回家看到学校旁新建的门面果断出手,这可是一个风水宝地啊,完全不用担心租金,当时这门面是在建,现在修好了,问题就出来了。
小卖部是学校的后门,新建好的门面在学校正门,又是正正的临街,这地方随便做个什么都不愁没人,二姑就打上了主意。想拿一间来做小卖部,这样并不用多出力,前门后门就都包圆了,轻轻松松就把钱挣了。
当初席虹在莫丽说出那话后,这边需要买房出租什么的事情就拜托给了三姑的,二姑去找三姑的时候,两人为了租金就起了点冲突,席虹当初买的不只是一间门面,三姑的意思不要比别的少太多了,毕竟这钱还得还银行的。
这里就要说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