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吞并(三) (第2/3页)
大家都要去做流民了。”旁边的乡老附和道。
黄诚脸色阴沉,不知想到什么,半天没有言语。
“今天多谢三位了,现在时候不早了,我也就不叨扰三位了。”
乡老们离开后,黄诚表情凝重,他没想到重庆卫周边的村庄受战乱影响这么大。
过了一会后,石当、李明轩二人相继过来,和黄诚商讨大陈庄的相关事宜。
李明轩最先开口说道:“大陈庄现在的情况很糟,春耕被乱兵破坏,余粮被贼寇抢夺,吃饭是大陈庄现在最大的问题。”
黄诚点头后接着李明轩的话说道:“宣传队那边也传来消息,除了粮食问题,高利贷也是个问题。”
说到这,就得说一下地主是怎么兼并土地的。在风调雨顺的时节,农民只要勤劳肯干,一年下来总是有点余粮的,收获多的还可以拿出去换点其他东西来补贴家用。但到了天灾人祸频发的年头,农民的收入就完全没了保障,说不定什么突发事件就把一年辛辛苦苦的成果给毁了。地里没有收入,农民只能出去借粮,而能给农民借粮的只有地主。地主趁此时节敲诈勒索,放高利贷,逼农民抵押土地。高利贷是个什么玩意,利滚利,到最后利息比本金都高了,农民只能破产了,后果就是土地没了,自耕农成了佃户,佃户成了永久佃户,成了真正的无产阶级。
奢安之乱爆发有一年时间,而在此前后,特别是万历后期和天启继位以来,整个蜀地旱灾频发,各地歉收、绝收情况频繁,以士绅为代表的地主们也在趁火打劫,大发高利贷,吞并田产,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天灾加上人祸,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明朝的农村经济被推入破产的边缘,而从小的方面讲,就是大陈庄内部的高利贷问题十分严重,根据宣传队的了解和情报司的调查,大陈庄百余户人家在外面或多或少地都欠着高利贷,现在债主们虽然逃往川南,但契约还在他们的手里,可以说,高利贷就是悬在大陈庄中众人头上的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砍下来。
桌子上摊开了一幅地图,黄诚指着重庆卫、永川、涪陵之间的三角地带说道:“在这块地方,现在我们面临的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粮食,一个是高利贷,都是硬骨头啊。”
石当皱了皱眉头,不解道:“能不能用我们在重庆卫的方法?”
黄诚摇头道:“不能?”
“为什么?”
“这些村子和重庆卫不同。重庆卫是卫所,所住之人多是军户,所用之田也都为屯田,不为军户所有,而是为朝廷所有。”
黄诚的话有些绕,石当琢磨了一阵才明白,从制度上讲,重庆卫的地是属于朝廷的,千户只不过是朝廷派过来代为管理的,拿朝廷的田来收买人心,自然是极为划算的。不过这种事也就陈华清能做,在其他卫所,千户、百户一职都是子承父职,一代传一代,卫所的军田成了千户、百户们个人的土地,军户们成了他们的佃户。
一直默默无语的李明轩盯着地图看了一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