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代表与互助组 (第1/3页)
王李村的样板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各村的宣传队和代表们都根据王李村发生的事来推行陈华清在重庆卫制定的一些制度,虽然有些不同,但共同点都是不动土地,撇开土地的所有权,从土地的产出上下手。
在驻扎在各村卫所军的有力支持下,宣传队的工作全面铺开,一些族老被纳入代表体系内,仍旧掌握着村子里的核心权力,但公田的产出被陈华清撬走一部分当作村办书院的经费,也相当于陈华清间接地剥夺了族老们的一部分经济权力。
走访还在继续,陈华清一个村子挨着一个村子的走过去,和村子里的代表、宣传队询问情况,了解问题,同时把流散在各村的难民尽量集中起来,引导他们往重庆卫去。无论哪个时代的农村都很排外,村民们不敢排有卫所军支持的宣传队,但绝对敢排连饭都吃不上的难民。
重庆卫粮食很紧张,但陈华清紧咬一下牙还是能够挤出救济难民的粮食,让大部分难民撑过冬天还是有可能的。当然这种救助不是免费的,难民们得有一定的付出。
半个月下来,陈华清走遍了卫所军新控制的二十五个村子,也把重庆卫的影响力留在了那里,同时建立起以宣传队和代表为基础的重庆卫自己的体系。虽然现在用体系一词有点挂羊头卖狗肉之嫌,但陈华清相信,自己的这一套做法确实是自成体系,和当前大环境下的县官治理有很大不同。
跟在陈华清身边的朱胜把陈华清的做法默默地记在心里,他从内心深处佩服陈华清的胆大,历朝历代敢这样明抢似的分地只有在王朝末期各地烽火时才会发生的事,现在陈华清就敢这么干,一旦事情大条,陈华清绝对会身死名裂。
走访完各村后,陈华清又回到自己的起点王李村,而此时的王李村,已经聚集起了五十五位来自各村的代表。这些代表都是选出来的,里面没有族老代表。
五十五位代表一下聚集起来,王李村还真没那么大的房子容纳这么多人,陈华清便把军营腾出来,让这五十五位代表进驻到军营。
代表们聚集到一起自然不是来串门的,而是想弄懂这代表究竟是干什么的,还有,这宣传队到底在村子里是什么样的存在,跟代表们是平级关系还是上下级关系。问题多而繁琐,陈华清索性便把他们聚集起来,大家一起商量出个章程。
陈华清的这一提议得到代表们的响应,最起码这表明这个代表还是有点身份的,说的话还算是能影响到千户大人的。
在军营的空地上,烧起一堆篝火,虽然寒冷,但代表们脸上却露出笑容。无他,众人经过几天的讨论,各村的代表都把各村的想法报了上去,不论出来的什么结果,大家也总是过了一把官瘾。
军帐里,陈华清还在翻动着自己随身带着的小本本,里面记着各村代表的意见。不得不说,虽然这些村民没什么文化,但多年的生存历练和社会经验补足了他们因长久待在村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