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北师大  风在身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十四章 北师大 (第2/3页)

师留在西北,充任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教师,支持了西北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年11月迁回北平的学校开学。

    1949年2月,北平解放。9月,北平改称北京,学校也相应改为北京师范大学。50年代初,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市体育专科学校、中国大学理学院、燕京大学教育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研究室和教育专修班以及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师范大学。著名历史学家陈垣任校长,现任校长钟秉林。

    下设: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育管理学院、心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等二十了六个院系。在校学生16000余人,其中本科生8000余人,研究生6000余人,长、短期留学生2000余人。

    牧羽挽着水馨柔,忘情的流连于师大的每一个角落,不厌其烦的询问着水馨柔曾经待过的地方。心里想象着水馨柔独自漫步校园之内的同时,也在努力想象着父亲可能到过的地方。

    水馨柔清楚的知道牧羽在想些什么,可她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解决牧羽的疑问。毕竟牧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离开了,二十多年的沧海变迁,即使是同一个地方,又能留下什么痕迹呢?

    “阿牧,咱们去过厦门大学,你觉得两所学校哪个更好一些?”

    “呵呵,这可没法比。单论校园环境、风景,师大拍马也比不上厦大。但师大历经百年沧桑所积累下来的厚重历史氛围,以及人文背景,也是厦大所不能比拟的,两者根本就没什么可比性。”

    “嗯,你说的不错。阿牧,你这次就读的文学院,是03年成立的。他的前身就是中国语言文学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文系,是创办最早的学科,说得上是名人辈出。”说到这水馨柔停下脚步,指着一块石碑说道:“阿牧,你看看这个。”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牧羽看着石碑上的字,轻轻的读了出来。

    “阿牧,这就是师大最著名的那条校训。说说看,你是怎么理解它的。”

    “呵呵,馨柔。要是说不好,你可别笑话我!”

    “怎么会,你说吧。”

    “馨柔,我觉得这两句话可以分开说,先说第一句——学为人师。学是什么?可以理解为学习、学识、求学、治学等等,但最为基本是学习。

    学,然后知不足。不学,可能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当今是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多少不会因为你是教师就垂青于你,可能学生的信息量会很大。如何解决学的问题,首先是学习,学习书本,但不是课本。这里的书本不仅是纸质书籍,还包括其他媒质的书籍,读书是最好的学习,也是做一个好教师的前提。不读书将落后的时代,同时还会落后于学生;

    学同行,三人行必有我师,同行不是冤家,是学友,是同志,志同道合者才能修得作了同行。同行之间的交流探讨、争鸣、辩驳,这就是学习,争论是思考探究的一种外化表现。不要将学识或者教育上的争论看得可怕,相反应鼓励争鸣,民主的氛围不是专制的一统思想。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