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卷 风乍起 第150章 背景(修)  风在身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二卷 风乍起 第150章 背景(修) (第3/3页)

多次跑出10秒1、10秒2的世界级成绩。亚洲田径联合会1973年成立后,陈家全的成绩还被列为亚洲纪录。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百米成绩改为电子计时,此后几年,中国男子短跑一直稳居亚洲一流水平,袁国强、何宝栋、余壮辉、蔡建明等名将等均具备在亚洲赛场夺牌实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百米掀起了第二起浪潮:1985年在印尼雅加达举行的第6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上,来自浙江的小将郑晨以10秒28的佳绩力挫群雄,并一举打破韩国选手徐末久保持的10秒34的亚洲纪录,同时成为第一位在洲际比赛中夺冠的中国百米选手。

    翌年底在雅加达举行的亚洲青年田径锦标赛,年仅18岁的四川重庆小将李涛将亚洲纪录提高至10秒年堪称中国男子百米黄金时期,这期间举行的八届亚锦赛,中国选手均跻身三甲,郑晨、林伟、周伟先后四次问鼎亚锦赛,李涛、陈文忠、林伟、尹汉钊等4人登上了亚锦赛登上领奖台。

    1986年后,中国选手虽再未创造亚洲纪录,但90年年代初中期广西的陈文忠先后以10秒24、10秒20两破全国纪录,1998年来自江西的周伟跑出10秒17。虽然那段时期亚洲纪录被印尼、卡尔、哈萨克斯坦选手轮流刷新,但中国百米最高水平与亚洲一流水准仍处于同一层面。

    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男子100米与亚洲最高水平差距逐渐加大。1998年曼谷亚运会,日本选手伊东浩司跑出10秒的惊人成绩,将亚洲男子百米纪录提升到一个新层面,而在那次百米大战中,中国选手最好的成绩仅仅是周伟的第八名。

    亚洲田径场的一代枭雄——中国男子百米由此进入低谷时期。近10余年间,中国男子百米选手几乎是亚洲田径界的看客,虽然陈海健曾夺取03年亚锦赛冠军,但夺冠成绩仅是10秒25,与亚洲顶尖水平存在明显差距,而且还是在日本选手未遣高手的情况下获得的。在影响力更大的亚运会百米赛场上,以往屡屡摘银夺铜的中国选手最好成绩,仅仅是陈海健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取得的一枚铜牌

    虽然近几年中国百米也涌现出“眼镜飞人”胡凯这一亮点,但半路出家的胡凯显然不能承担重振中国男子百米雄风的重担。2007年以来,中国百米选手在国内一系列赛成绩基本在10秒3至10秒4之间徘徊,与弗朗西斯的9秒99存在着巨大差距。近10多年来中国选手一直没有进入亚洲男子百米主要竞争圈,这一现象与亚洲田径头号大国的形象极不相符。

    可不符又有什么办法,谁让中国没有顶尖级的短跑高手。但现在不一样了,那个9秒85还清清楚楚的挂在电子屏幕上,它预示着中国人不仅可以重霸亚洲,就算是摘取世界冠军的桂冠,也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

    ps:在这里我先向各位大大道歉,这一章的背景资料多了一些,但这绝不是老龙在骗字数。这些资料都是今后情节发展所必须的背景和铺垫,有了这些背景和铺垫,今后的情节才会显得合理,才会被各位所认可。

    本书首发于看书罓

    ~亲,你可以在网上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