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回师,挥师(下) (第1/3页)
“对印作战中,总共动员6个军区所辖的近四十万部队,其中甲重集团军占65%,乙种集团军占2%,边防军队,武警官兵占%,其他各类武装人员占5%,整个战役从准备到结束历时近半年时间,至战役结束,我军完全收复所有争议地区,并协助东印武装人员完成清剿印东部军区军事力量的预期任务。作战中我军歼灭印军7个旅,重创印军3个师,另歼灭印军前来增援的第8师、第64师、第92师各一部,击毙印军44,885人,俘印军东部军区指挥官乔里中将以下3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29名)。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我军部队阵亡736人(其中军官63名、士兵6433名),负伤2,36人(其中军官839名、士兵8,97名)。 应该说这次战役,军队状况比我们预想的要好, 团,连,排级前线指挥官能勇于作战,并且作风也比预想的顽强,但是在高级指挥官中,却暴露了很大的缺点,第一,指挥思想僵化,第二,指挥手段单一,第三,兵种配合能力差,陆军仍然以老大哥自居,仍然执著于二维平面战争。指挥教条,对于可能出现的种种局面没有作好应有的准备。”说到这里,张曙光抬头看了一眼44军的参谋,虽然这个动作轻微到似乎无意地步,但是周遭的参谋们,显然都明白了所指的就是44军。
“当然,这次作战的某些经验也是可以吸取的,首先最大的收获就是锻炼的部队,和大批的基层一线指挥员,其次,对于印度军队的实力得到的大致的评估,战前,我们曾经以为,战斗至少要持续年以上的时间,可是在经过第一战役后,时间被大大的缩短,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印军在实际控制线附近所采取的防御方式局限了他们的作战能力。
众所周知,现代战争已处于立体战争,由运动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