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奋战(下)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章,奋战(下) (第1/3页)

    一直以来,任何国家的军队当面对城市攻坚战时感觉都是异常的无奈,无论是美军在摩加迪沙,又或者是俄军在格罗兹尼,所取得的都是失败的验,相比于他们,中**队的验更是贫乏到了极点。

    没有哪位将军敢于拍着胸口向别人保证,自己可以在城市攻坚战中取得完胜,甚至可以说没有人敢于从容的面对这个战争课题。曾指挥数十万大军驰骋中原的**,当面对四平时,所能得到的也仅仅是失败。

    张曙光知道,自己与其他将领相比,并没有什么过于出色的地方,不过这次,他却敢于保证,即便自己阵亡,也要抵挡住日军的进攻。虽然作为守卫一方,佐世保无异于一座坚固的堡垒,尤其,更为让人无法忽视的是,在这堡垒的之中,还有一层日本平民构筑而成的盾牌。但是敌人的优势仍然是无可忽视的。

    虽然知道自己将城内仍然滞留着的数万平民当成盾牌多少有点卑鄙,但是此刻,张曙光却无法阻止自己不这么做。时间紧迫到阵地根本无法完整修备,在这种紧急情况下,他似乎根本无法说服自己调配军力优先安排日本平民的撤退。

    人道主义只有在一方绝对优势的时候才会被顺道提及,而在眼前这个危急时刻,过分的将人道主义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无疑是愚蠢和懦弱的。

    部队已均匀的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携带的重型装备也已稳妥的暗藏在隐蔽的位置,此刻,似乎唯一欠缺的就是敌人的光顾了,不过对于这一点,张曙光并不担心。刚刚总前指发来电报,敌人在远程炮火和空中打击下已被迫向佐世保附近迂回,而无人侦察机在坠落前的照片也已证实了这一点,目前,张曙光所能做的就只有等待了。

    在这战前宝贵的闲暇时刻,张曙光努力的让自己放松一下,作为这次战役的决策者和参与指挥者之一,他必须要保证自己拥有足够冷静的头脑,作为具备优势一方,张曙光却时刻告戒自己不要大意,敌人在军力上的优势绝对是无法忽视。按照兰彻斯特战斗理论的证明,敌人的数量完全可以弥补实力的不足,何况,敌人的实力相比于自己一方,尤其又是在本土作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