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19章 (第2/3页)
春柳加了被,添了香,瞧着姑娘在美人榻上睡得沉了,又悄声招呼一旁守着的云莺。方轻轻挑帘出去。这收拾行装的事,原本就不用姑娘操心。只要她好好地,就阿弥陀佛了。瞧姑娘那日回来时那个伤心劲,还真让人操心。哎,姑娘小小年纪,就丧母别父的……不说姑娘了,只她们这些下人,虽是有家人跟着一路进京,但想着要去得那般远,这心里,也是空落落的。……还是多备些东西罢,到底是亲戚家,哪好太麻烦人家的。
这候茶端水的差事,本用不着云莺亲自来做,只不过几日前偶因黛玉一时的恩惠,感动得这丫头有点发痴:四个大丫头,都是林家的家生子,林老爷即开了窍,在随员人数上,就由着黛玉与孙姨娘做主。反正管家即进京代为主持家事,又要重新归置京中的老宅,这里里外外的人手总是要的。几个丫头的家人若是有愿意随同入京的,倒也可优先考虑。春柳的哥嫂,月梅的爹娘,都是乐意的,雪雁的老父原也不在扬州,这妮子自是一条心跟着姑娘,只有云莺,她寡母年来身子一直不好,难以成行,云莺即不舍得母亲,又不愿离了姑娘,着实愁了两日。那日被黛玉瞧出了端倪,待问明了原委,黛玉长叹一声:“子欲养而亲不在*2,乃是人生第一憾事也。”于是亲自领了云莺去见孙姨娘,请孙姨娘在她进京以后,代她照顾云莺,又向云莺保证,她的位置且为她留着,待她母亲身子好了,就让孙姨娘送她母女进京。只把云莺感动成了个泪人。府里的下人听了,也都赞小姐仁义。传到黛玉耳中,倒使她仰天无语——她不过是将这些丫头们都当成个人罢了,这些下人,又何至于此。
黛玉小息初醒,云莺忙上前侍候。黛玉睡眼蒙胧间,又见着云莺这几日充满感恩的大眼睛在她面前晃过,倒把黛玉心里刺得别扭起来。她啜着茶,想起睡前的思路,对了,这教化世人的事儿倒也可缓一缓,但有件事,倒是即立可解了她此时的围,又可……嘻嘻,爹爹,总不能让你不惦记你的乖女儿的。黛玉笑咪咪地将云莺招到身前,说出了一句天下所有坏人哄人做事时的经典开场白:“莺儿,我待你如何?”
……
黛玉与云莺在房里叽叽咕咕的声音低得没法听得清,院子里却有个声音大得让人没法不听清。——因为润妍与闲雅也可算是黛玉的书僮,这书课的整理,自然少不了她们。二人虽说对所学一知半解,但对黛玉日常爱看哪家学说,宝贝哪套文籍还是较为清楚的。二人本也绷着小脸老老实实地理着书,也不知是谁忙中偷乐来逗两人,闲雅倒还罢了,润妍这丫头却翻着白眼诌了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来人笑问:“小猪儿你即为女子,又是小人,岂非难养之最?”一时丫头们俱笑得花枝乱颤,气得润妍哇哇地在院子里跳脚。
进京这事,自去年年底就开始说起,到父亲定下此事,往京中送信,也已过了好些日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