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再次进场 (第2/3页)
到郊区,就把跟随自己多年的车子卖掉了。油价飞涨,维护保养,李健真正进入了‘买得起,养不起’的状态。果断出手,就像买卖股票一样,李健绝不拖泥带水。
当经济发展、城市扩张、交通便捷、乡村城市化的时候,距离也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李健到北方工业大学的时候,刘一飞还没有下课,这位经济学教师的办公桌上摆放的不是经济学教材,竟然是风靡一时的网络小说《鬼吹灯》。李健随手舀起书翻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还念叨着:“这厮怎么变得越来越俗了,不好好的研究研究国家经济,居然还看上时尚小说了-----”
正说着,身后传来刘一飞的声音:“你丫怎么学会背后排挤起别人来了?”
李健回转头,对着刚刚进门的刘一飞道:“靠,骂你还用背着你呀。”
刘一飞放下手里的教案,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不好好的看着你的股票,怎么想起到我这里来了。”
“哈哈,你不知道我现在已经做到‘手中有股,心中无股’了。”
“你?谁信呀。”
李健微微一笑:“今天市场不太好,没有什么可看的了,闲的没事,到你这里来转转。”一边说着,一边指了指桌上的小说:“你小子也太没追求了,怎么看上这个了?”
“嗯,嗯,闲暇无事,闲暇无事”刘一飞开始打着哈哈。
“你准备中午请我从那里吃饭呀?”对于一起长大的哥们,李健一点也不客气。
刘一飞看了看墙上的挂表:“对面新开了家‘蜀香人家’,据说味道不错,咱就那里吧。”沉吟了一下,他接着说:“再等一会儿,我还约了一个同事。”
“同事?男的还是女的?”李健眼里闪出一丝狡诈:“你丫要是背着你老婆干坏事,我们劳动人民可不答应。”
“靠,你丫也太龌龊了,领导关心下属是应该的呀。”这位刚被提升为教研组长的刘一飞同志一边说着一边拔了拔胸脯。
“你他妈给我玩蛋去,谁不知道现在的领导都是关心同志为明,苟且之事为暗。”看到屋里没有别人,李健笑着骂着刘一飞:“你丫整个一个猪鼻子插大葱----装相。”
听到楼道的脚步声,刘一飞赶紧抱着拳头:“大哥,您给咱留点面儿吧。”话音未落,一个身影走了进来。
北京工业大学的南门外,道路两侧布满了店铺。在街道的拐角处,蜀香人家的招牌显得很醒目。走进大门,是一条长长的甬道,甬道两侧,是一间间的雅座。单间都是以四川的地名命名的:重庆、成都、都江堰、汶川、德阳--------。看来餐厅是以四川风味作为特色招牌的。
餐厅的生意很火爆,要不是刘一飞提前订了房间,恐怕他们就要白来一趟了。
刘一飞说的没错,领导关心下属是应该的。可他的这位下属和他的关系好像很不一般。还没走出学校大门,就改了称呼。一口一个刘哥的叫着,旁边的李健都感觉到肉麻,而被人敬仰的刘老师却居然面不改色。
一起吃饭的是刘一飞同系的郑敏,离婚没多久就受到了刘一飞这位主任的感化。刚刚走进餐厅,郑敏就挽住了刘一飞的胳膊,毫不理会李健的存在。气的李健在心里将刘一飞的祖宗三代骂了个遍。
餐厅的女老板显得娇小而秀气。看到刘一飞就热情的招呼他往里走,看来这个刘一飞是这里的常客。
坐在包间里,看着刘一飞和他的女同事交头接耳,李健有种当电灯泡的感觉。咳了咳,他决定打破这种状态:“老刘,听说你最近提了主任,是不是更忙了?”似乎刚刚意识到旁边还有一个人,刘一飞“嗯、嗯”了半天,才冒出一句:“当然呀,比原来忙多了。”
听到刘一飞有点打官腔的味道,李健又损了他一句:“是嘛,家里家外的忙吧?”刘一飞的脸上有点挂不住了,马上打着哈哈:“瞎忙、瞎忙----”
李健把目光转向郑敏:“郑老师,您教什么课呀?”“社会经济学,你是做那一行的呀”
“下岗了”李健指了指刘一飞,“不像他,人民教师,园丁,经济学专家-----我说,刘专家,您也发发功,促进促进国家经济,提高点就业率,给我们下岗的找口饭吃呀”。
听着李健在这里胡侃,刘一飞一边往杯子里倒着啤酒,一边打断他的话:“行行行,您是我
大哥,您留点口德。”端起杯子,三个人碰碰了杯子。刘一飞看着李健:“你丫是下岗职工?下岗职工有你这样的?不上班,不做生意,天天在家待着,又买房子又买地。要是下岗职工都这样,我也下岗。”
旁边的郑敏也凑着热闹:“要真这样,谁不想下岗呀?”李健依然是嬉皮笑脸:“买了房子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