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买下一个城 (第2/3页)
在江南一样,百姓们做工有了钱,明天就能有钱。买更好的种子,买更先进的农具,还有耕牛,耕田用的马,也能有钱买一些小家禽,牲畜养殖,这样明年秋天,就能收获更多,慢慢的日子就好起来。这些百姓们日子好起来,自然买东西也多起来。布料,建设房屋的材料都会卖的多起来。我们的经济就慢慢的繁荣起来了。“
陈文蕙满意的点点头。
严叔鹏说:“这么好的计划,可惜,那些铁壁关土著们一直都抵制。真是愚昧。“
陈文蕙说:“他们愚昧不要紧,可不能耽误我们的计划。我们夫妻受皇命来这里,是来发展这里的,可不是来教化这里的。所以,他们不要想着我会有耐心教导他们,感化他们。我会用手段来买空他们。当他们把手里的一切都卖了。换成了银子之后,他们会发现,他们再抵制修路,可是路两边的土地已经不是他们的了。他们没有了说话权。他们再抵制招募百姓,奴隶,这些百姓,奴隶不在是他们的奴隶,不再是他们的佃户。“
严叔鹏笑了说:“这个是个好主意,釜底抽薪。”
回到家,文氏和严叔鹏就赶紧给江南的亲戚,娘家去信。这些人家接到信之后,都反应很热烈。
文家不用说了,因为之前攀上了陈文蕙,陈文蕙给了他们家南洋绸缎的湖州省,河阳省的总经销权,日进斗金。虽然给了严叔鹏文氏十万两银子,又给了陈文蕙几十万两银子。不过,这么短短的几个月里面,就已经赚了十来万两银子。比他们之前预计的还要好一些。
照着这个速度,他们送出去的钱,可能在二年后就会赚回来,以后就全是净利润了。那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所以,文家对于文氏和严叔鹏夫妻更加看重了。
严叔鹏虽然夫妻两个去了西北,可是,严家,文氏一家子还是经常去的,照样是送上大批的礼物。
此刻,接到了文氏的信,得知要是能帮郡主办成这个事情,那还能再得到郡主许诺的倭缎的经营权。那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
文家赶紧召集了各家房头的会议。在会议上,文家老爷把郡主的意思传达到之后,大家都很激动。
其中二房的大老爷说:“倭缎在江南现在很受欢迎,我们虽然也有货,不过都是从上海城分销过来的。不多,也拿不到最好的花色。本来倭缎,南洋锦缎都是我们的弱项,现在,南洋锦缎反而成了我们的强项,那就剩下倭缎了。要是倭缎也能拿下,那我们文家就更强了。”
三房的大老爷说:“是啊,做生意,货不全不卖钱,我们的货物越齐全,我们的生意越好。这半年多,因为南洋绸缎的带动,我们苏州绸缎,还有我们收购过来的那些本地绸缎都销售的好起来。所以,可以预想,要是我们能拿到倭缎的经销权,一定能给我们文家带来更多的利益。”
大房的大老爷很满意自己的族人这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