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秉烛夜谈 中庸之道(下) (第2/3页)
。
要是这么回答,陈零大概会被鄙视,于是想了想说:“《中庸》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什么叫中?我的理解不是中间,不是折中,而是合乎道,遵循道。什么是道?《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也就是合乎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叫做道……”
湘中庸随意的问问,想知道现在年轻人是如何想的,顺便想知道眼前年轻人对所谓的中庸,也就是普通,平凡,碌碌无为是何想法,原本也没什么期待,可是看到陈零侃侃而谈,就不禁提起了兴趣,认真聆听起来。
“天下万物原本就是循道的,自然原本就是有规律的。什么是庸?就是不易,或者说不变。而不是平庸、不冒尖。世界永远是遵循自然规律的,这种不变的特性就是庸,所以说是天下之定理。站在世界的角度,自然永远是合乎客观规律(道)的,这就是中庸。站在“我”的角度,认识到世界的客观性,并始终按客观规律办事,这就是中庸。”
“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有节,谓之和。也就是说,最客观的面对叫做中。主观符合客观,就做到了所谓天人合一。”
陈零结束了发言,看到湘西宫父亲神情,擦了擦额头冷汗,老实讲要他扯这么多还真够痛苦的。
“理解的不错。”湘中庸赞道。
陈零就说:“所谓过犹不及,就象在城市中走路,每条路都是“道”,想到达一个终点,有的人盲目乱走,走哪算哪,结果总是到不了目的地,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愚者不及也。有的人想走捷径,不沿着路走,结果总是撞墙,这就是孔子说的:智者过之。因为,他们都没走正道……”
“正道?”湘中庸淡淡道:“是指找到正确的路,然后直奔终点的那些人,就是走正道的人。因为,他们“中庸”,走正确的路只在正确的路上到达目的地。这,才是真正的中庸!这是你想说的吧。”
陈零点头,完全就洞穿了自己的想法。
“那我想问你:你走在了最正确的道路上,可是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