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少年狂傲歌鬼雄  东周末年有战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章 少年狂傲歌鬼雄 (第2/3页)

的寿宴上,众宾以诗歌做乐,为宴会争光添彩――趋炎附势者所歌所舞多半是喜庆之乐,求个寿星的高兴,好得个赏赐;宗亲所唱,也多半是迎合之诗,没有多少新意。



    轮到年少的赵括歌诗之时,他却站了起来,说要歌舞一首楚地传来的新曲――那些新做的曲子才是宴上最受欢迎的东西。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赵括头带巫医的面具,信步迈入宴厅中央,突然一脱下衣裳,袒露出渐显雄伟之势的胸背,跳起雄壮的舞蹈,同时用略显稚嫩的声音慷慨歌道: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这首楚辞说得是“壮士为国殒命,死得其所”;却被少不更事的赵括唱到了的欢娱的宴席之上,自然惹得安于享乐的平原君和众众宾客的不悦。



    可是平原君等人还不知道,少年赵括所歌之词,正是屈原新作《国殇》中的名段。他们更不知道,坚贞不屈的屈原已在郢都城破后数月,投下汨罗江殉国。



    曾经身为楚国新军大将的屈原和被阴谋陷害,进而郁郁而终的名将乐毅一样,都没能死在战场上……



    屈原给楚人留下了《离骚》和粽子,却好像带走了楚国最后的国运,现在的楚国不过是垂危将死的老者。



    时年13岁的的赵括在宴上为屈原的品格而歌,用意明白清楚:如果沉迷于杯色之乐,那么现在的楚国就是将来的赵国。事与愿违,年少赵括的用良苦用心没有被众人察觉;反倒是赵括狂傲的名声,也从此次宴席后,传遍了邯郸。当然,13岁的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会像这位同样是狂傲不羁,22岁就出任高官,却两遭陷害流放的将军诗人屈原一样的坎坷……



    至于魏韩这两个与赵国共分晋国的诸候,在秦赵这对同出嬴姓的兄弟之国的打压之下,早已是争霸天下的强国眼中无足重轻的三流国家。有关它们两国的那点破事,甚至在赵括的梦中也没有出现。



    这些年来,西面,乃至于全天下,耀眼的将星便是曾经拜在父亲赵奢门下,学习兵法的秦将白起了――算起来,他和赵括还是师兄弟。



    自从王19年(公元前281年)秦国的魏冉再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