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不知庙堂高几何  东周末年有战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章 不知庙堂高几何 (第2/3页)

红耳赤,正是少不经事的赵括的一大乐事。



    乐事归乐事,那日夜里身死长平的梦,一直萦绕在他的心中,成为了青年赵括挥之不去的阴霾……



    看着自己血淋淋站在高岗之上,挥剑向前,却又中矢而倒地的样子――梦越来越清晰了,赵括不得不开始盘算:要怎么样才能去躲过这场杀身之祸呢?回想起童年时代,本意是为了躲过被脏水淋湿,反而既弄污了衣裳,又为恶犬所伤的往事;赵括不由地在三伏之天,打起了冷颤:“我真的就会这样窝窝囊囊死去。留下一个千古骂名吗?真的好不甘心啊!”



    赵括手中紧握玉圭,额前渗着点点汗珠,他又在发呆了。



    赵括只顾着为自己的生死之事谋划,却没有发现,赵国朝堂之上的种种异像和微妙变化:他只是把廉颇与父亲赵奢之间的不和与争执,看成由真人出演的戏剧,却没有看到赵国朝廷之上,已经渐渐分裂成了两派人马。



    其中一派是以平原君赵胜和马服君赵奢为首的一文一武两位赵国宗室贵族;而另一派人,也是一文一武,文的是名相蔺相如,武的是名将廉颇,他们这派便是赵国的平民集团。



    这两派人马,为了自己的小集团的利益,相互倾轧,俨然把赵国的朝堂当成了自己表演的舞台。每每朝议,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搞得庙堂之上是一片乌烟瘴气。而两派之中,又以性子刚烈的廉颇和秉性正直的赵奢之间争吵最为激烈。凡是在无伤国家的“小事情”上,二人往往是一个指东,一个说西,有时意见不和,必定要争得面红耳赤,甚至都发展到了挥拳舞腿的地步。



    “好在大殿上不允许他们这此武将执兵刃而入,否则,依这两位忠直如火的老将的性子,必定会有一场血溅朝堂的械斗上演。”赵括有时会这样恶趣地想到。



    在“不孝子”赵括把发生在廉颇和自家父亲赵奢之间的党争当成乐事之时,他却没有注意到,在这庙堂之中,王台之上,还有另一个人,在私下里笑得最开心。



    此人便是本应该为了朝臣的不和,而忧心重重的赵王何。



    此时此刻的赵王何面带着一切皆握在手地般自若的浅笑,如天上的神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