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邯郸市前遇荀子 (第2/3页)
相差甚远。
“老人家可是为人算命?”赵括走上前去,带着几分轻慢,只是行了个拱礼。
老者看了看赵括,祥和地回答道:“君上是等人物,也是来算命的?”
“君上……老人家您怎么知道我是封君?”赵括先是一想,后又自答道:“原来是我这一身冕服……老人家好眼力啊!”
“看那旌旗……原来是紫山的马服君啊!”老者只是望到赵括的旗帜一角,便又说出了赵括的身份。
“老人家,你能老远认出这此徽号之物,只能说明你仙风道骨,身体安康,这是修道之人必要的条件,这本不足为奇!”说着,赵括轻轻摆手,表示轻视。
然后他又道:“只是在下听闻众人说您以歌声为卜,给人算命……这好像是我家所创之术吧?可惜了,我赵氏一门如今却无一人学会这门异术。所以在下便想向老人家讨教一二!”
赵括曾经在史书中看过:那位中兴赵氏祖先赵武,曾经让当时的7位名士各赋《诗经》中诗一首,然后从他们所赋之诗意、所用之音色中,判断出各人的志向,评定谁先亡谁后灭――结果,7子的命运,皆被赵武一一言中――此事很快就也成这百多年来的著名奇谈。
赵括读到此史上趣文之时,也以为祖先赵武和他一样,能知未来之象,所以才顾弄玄虚,竖立威信。可是当他果然见到一位同样以些术“算命”的老人,自然也就惊奇了起来――加之好奇之心,便想探个究竟。
“老人家可否为我算上一卦!”这一回赵括行了揖礼,恳请老者道。
“大公子这回定不会再歌那曲让您成就狂放之名的屈子的《国殇》了吧。”老者一面点头相应,一面说道。
“天下诗辞歌赋多如牛毛、星斗……老人家,您是说对了,我不歌《国殇》。可这却算不得您的本事!”赵括笑了笑,再行揖礼。
他缓缓起身,挺拔而立,又看有竹鸳从宫墙之内飞出,于是由景而发,歌由心生道: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
歌到一半,赵括却有心为难老者,故意停顿了下来,笑而问道:“《小雅·鹿鸣之什·伐木》,说得是亲戚故旧在一起饮宴叙谈。”
说完之后,又他很是得意地行了长揖礼;“这首诗的意境正好与我的的心境向反,我看你又能怎么说!”赵括想道。
“哎……非也、非也,大公子错了。这诗本是欢庆之乐,却被大公子只唱了半段,却成了孤鸟求友不得的悲鸣――不吉,不吉啊!看来大公子您现在是心有所失啊……”老者摇了摇头,叹息道。
赵括一听,心中顿时一惊:他说对了!
“先生可知我所失为何?”赵括强装做镇定,又问道。
“矧伊人矣――想来,大公子所失之物,是便一女子……”老者捻须回道。
“哦……”赵括现在只剩下赞叹与惊讶之音。
“大公子……老夫不知有一话当说不当说?”老者试探道。
“先生请说!”赵括现在对此老者己颇有几分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