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田单献计可破燕(下) (第2/3页)
国的缝隙间求生存的二流大国,所以中原地区实际上就成了赵齐燕三家相争的局面。
三国中又以赵国最强,齐燕二国次之――齐国虽经五国伐齐之败,可到底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国力还是略略胜过燕国。
可是赵齐燕三国,谁也没有强大到一口吃掉其它两家的地步,于是三国家就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齐燕两国相互攻伐,赵国不时参预到其中――当然,赵国更多的精力是放在防务西面的秦国和北面的匈奴人。
本来齐燕二国是世仇,相互攻伐都要仰仗赵国的支持,于是赵国就可以时而助齐伐燕,时而帮燕攻齐,然后然从中渔利――这是对赵国最为有利的局面,也是这些年来,赵国在对付齐燕两国时,屡试不爽的妙策。
可是现在齐国君王后上台后,改变了对燕的敌对政策,对燕国处处推让,只就求燕国不要再攻击齐地;而秦国又以远交近攻之策拉拢燕国、贿赂齐国……如此一来,中原三强的三角关系就发生了变化:齐燕世仇因为齐国的“大度”而退到了次要位置,燕赵两国在分配之前数十年中侵占原属于齐国、中山国之领土的矛盾,却渐渐浮出了水面。
时局已经发生了变化,可赵国的威太后却还是在使用老办法,想拉上齐国去置衡燕国;到头来,的确是得到齐国这个失去雄心壮志、可有可无的“盟国”,却把强大的燕国推到了秦国的一边,成为了将来的秦赵战争中,赵国的最大后患。
“如果梦中所现是真,那么正是因为燕国与我赵国交恶,在燕赵边境陈兵数万,才使我国在长平之役时,还分兵防御燕军可能发起的进攻,才失了战争的先机……
如果按现在的情势发展下去,我赵国是必还是会与燕国为敌――这样的结果便是那两面三刀的田单最想看到的:最得利的,还是他齐国。田单啊,你还真是齐国的忠臣义士啊……你的计策是有可取之处,可取的地方我自然是可以一用,但却不能全盘采纳!”
赵括知道田单此人不是那么简单,他那看似就事论事的攻心计,几乎就是可以兵不血刃,就让燕人乖乖退兵,可是如此一来,就彻底把燕国推到了赵国的敌对面――这于将来要各秦国争霸天下的赵国是最为不利的外交局面。
“走,改道去乐乘家!”赵括对御手下令道。
因为战事紧急,当赵括来到乐乘家中时,只看他身穿皮制轻甲,剑不离手,家中仆役侍女也是忙上忙下,这乐府上下俨然成了“将军大帐”。
“乐兄可有退敌之策了?”赵括与乐乘间没有什么忌讳,他一见乐乘,也不做寒暄虚礼,便立刻开口问道。
“此次燕军攻我,本来就没有什么准备,他们以为当下正是秋收前夕――这些燕人定是想因粮于敌。我们只要坚壁清野,不给他们一颗粮食,如此行事,少则一月,至多则二月时间,他们必定熬不下去,只好乖乖回燕――这时,我再引轻甲锐士杀向燕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