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擎天国柱或崩坏(下) (第1/3页)
“当初自己定下谋略,只是想到了以赵国的利益为重,却没有考量到太后个人的问题。想不到她会为齐国之事,急火攻心,使旧病愈重……如果她现在就……不、不,心有韬略的太后能多活一些时日,无论是对我赵国朝局,还我的计划,只有好处,而无半点不坏处……”赵括心中已在埋怨自己。
他眼望宫门内的殿宇,又感叹道:“当时有李斯之类的谋臣在身边多好,又或者当时去找母亲商量,而不是自行其事……罢了,事已至此,兴许这种种变数反而是对我更为有利也说不定。!”
赵括一面安慰自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面再问缪贤:“现在太后如何了?”
“服了些汤药,用了针石,再加上有大公主在身边照料,这阵子是好多了……只是恐怕时日无多了……”说话间,缪贤又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小声哭泣。
“大公主……”赵括知道缪贤所说的大公主,便是他的琬儿了;他本想问问琬儿可好,可是知道当下不是谈及儿女之情的地方和时候。于是转而安慰缪贤道:“缪大人请安心,太后的病不是一两天的了,过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事,想来这回子也不会有什么大碍。”
“是啊,小人也是这样对下面的孩儿们这样说的……可说句不当说的吧。小的心中明白得很,像我这样的前朝老人,等太后一去,就算王上不命我等殉葬,这些年来为了给先王、太后办事分忧而开罪的宗亲们也不会给我的好果子吃。”这缪贤虽然是个阉人宦官,却有自知之明,比赵廷中众多庸碌的旧官老吏们更清楚什么叫“一朝天子一朝臣”。
缪贤所说的“先王、太后办事分忧”指得就是向先王赵惠文王举荐门下食客蔺相如为赵国效力之事。而那蔺相如凭借着自家本事,还有赵惠文王的提携,很快成为了赵国平民官员中的领袖人物;而他的这一派人马也成了赵惠文王制衡宗亲势力,平衡朝力力量的重要工具。
如今,要是威太后一死,被压制多年的宗亲高官们当然是动不了羽翼丰满的平民官员集团;而追根溯源,他们自然是要把这些年来的一笔笔帐、一分分的怨气,全都算到缪贤――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半老宦官身上。
缪贤是个有点小聪明的弄臣,他当然也有自己的应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