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从边市到军市(中) (第1/3页)
“我刚不是说了吗,自从边墙筑起这几十年时间以来,先是地方郡先为了方便郡内百姓生济,开设了与胡人买卖的城中集市。几经发展,终于形成了不在官府衙门管辖之下的自由边市。因为没有官家衙门的管理,所以也就像历任郡守们也就用郡县治理乡里的法子,任那些商人和胡人定下自己的一套规矩,充作边市自由管理的办法。”缭子终于说清了这台面之下的边境贸易便是边市。
接着,缭子大气一喘,又吸一口气,然后利索地说道:“说来也巧了,那个被杀的粮食商人和被冤屈的胡人都是第一次在边郡之内作买卖,不知道这些,连我都还记不熟的规矩,便私下里把生意做成了。于是混迹于这条商道上的老人熟手们看不下去了,认为这两个愣头青坏了老规矩,便使人杀了一个再栽赃另一个。”
“看来还没有王法治你说的那些贼人了――这案也不用再查了?”赵括听完缭子的话,苦脸一笑。他顿时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或者说是如释重负的轻松,而伴随着这份轻松,却又带着一丝隐隐的无奈。
“正是如此。事情简单得很,就是商人们用行规处罚了破坏行规的人――因为这边市上的规矩历来被郡县上看成是乡规民约,就如百姓家中父亲杀了儿子是家事,父亲不用偿命是一个道理――那商人之死和胡人之冤,全都是‘罚有因得’,王法管不到治他们的人!”话到这里,缭子倒有也愤然了――做为一个学习兵家之术为主的杂学者,缭子自然与众兵家一样,是法家思想的拥护者,最看惯那此有背于王法,却又是合乎地方情理的民俗乡规。
同样是推崇法家学说的赵括听完缭子之说,已经知道所谓边市,早就完全脱离了赵国的王法约束,成为明目张胆的走私行为,而北地三郡各大小官吏却在此事上全无作为――他的心中也是不悦。再说边市之事要是真像现在这样,对其放任自流,势必将拖他的北伐之计的后腿。
“把重要的战略物资卖给匈奴资敌不说,更要命的是,这些唯利是图的大嘴商人们,还可能把我军的种种军事行动抖搂给匈奴胡虏――那时,不要说寻机与匈奴决战了,说不定反被商人们给卖了,我的人头倒做了匈奴人的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