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十章 欲治边地先治军(中) (第1/3页)
第一百零二十章欲治边地先治军(中)
代郡的边军,因为有赵括这个将军亲自监督,再加上驻于兵营的常备之军,自然不比中原内地那种战时才征召的国人、野人――边将们很快就将一万精锐之士集合起来,送到了赵括面前;这一万人马,又合上北伐赵军中所选出的一万精兵,便组成了西征持援云中的部队。
接下来,赵括的人事任命又让军中诸将大感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老家庞援以都尉身份,跳过禆将一级,直接当上了北伐左将军,并被赵括认命为西征义渠戎人的主将。
“大公子师兄,怎么庞援这老头儿?”缭子站在赵括身后、代城西城门之上,看着远去的两万西征之军,半问半嘀咕地说道;他显然自认为自家的本事更胜过他鬼谷一门的“师侄”庞援。
问虽问了,其实他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为了防止兵士将尉在战场上为了争功,而抢夺敌军首级,从而延误战机、影响军队团结、伤害袍泽友谊,赵国的军功制不是完全的像秦国那样,以斩首数为计,还要看将领的资历――同样的条件下,资历越老、战争经验越丰富的老将,往往会得到更多的晋升机会。 这也就是为什么赵括有赵王丹、威太后以及赵氏宗室、国中近一半武将的支持,却还是在与廉颇争夺大将军之位时,处处居于下风的原因――在赵国的法度上,以廉颇地资历。 他才是当仁不让的大将军人选。
“当年主父武灵王诸将之中,还有谁还活着?不过是廉颇、庞援等数人……我手中有虎符、将军上剑,边军自然服我。 可是西征之部,多半是边军精锐,自傲之士――试问我军中之人,还有三郡众多边将之中,他们还会服谁?只有和他们的老长官廉颇一样。 同是武灵王诸将之一人庞援,庞老先生。
再说了。 庞援的德行好,这是我赵人皆知的――有这样一位公正严明,视国家大事为己任的主将在,边军们才能放心一点,不怕有人使坏,光把他们当去无回的陷队兵用!”赵括看了看小肚鸡肠地缭子,却还是耐着性子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