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联东胡如虎添翼 (第2/3页)
鲜卑的马上民族在它地残躯体上重生,并且在千年之后的战火中,重新融入已经被称这汉族的华夏民族。
商代,对于东胡、秦赵之民来说,都是个值得遐想的时代,是他们曾经的、一去不复反的光荣时代。 现在又被赵括重新提及。 不免又让破落地东胡之人眼前一亮。
“你们东胡是为我赵国的远祖守护魂灵的一族。 我自然不会坐视你们被那可恨的匈奴人当成奴隶。 做牛做马!”赵括用大义凛然的词句,与东胡之人大拉关系;还有意向东方远望。 那是燕山的方向,是上古之时,秦赵先民长眠与崛起的地方,也是现今东胡诸部生息的地方。
看着看着,赵括的眼前,好像浮现出了千百年前,商人意气风发,入主中原的豪壮景像;又因征伐无度,搞得商民或是如秦赵之民被周人奴役,或是像宋、朝鲜之国地君王向周人俯首贴耳,面北称臣地苦难历史。
本是为了拉拢东胡之人,说来句慷慨之言,做做表面文章,可是一不小心,赵括便情之所至,也不梦簌然落泪。
共同的苦难历程,往往最能激起人们地斗志与热情。 赵人的遭遇虽和东胡人所经历的磨难不全然相同,却是可以类比。 再加上赵括几次言道东胡人与秦赵之民的血脉相统,本是一族之人,立刻拉近了他与这些干瘦的奴隶之间的感情。
在重视血统传承的战国时代,血脉认同的作用,可比一两顿美食的贿赂有作用要大得多。
看到眼前的年青年军官眼泛泪光,东胡人也是激动,当然,在他们的眼中同,赵括的泪是处于“同族之谊”与人性中天生的同情之心而流。
谋划缜密可遇事感性而冲动――这本是赵括身上最大的优点与缺点;不过这一回,他任情任情的一面又一次帮了他的大忙。
那东胡人也是眼含着激动之泪,以最简单的中原的礼仪,拱手道:“官爷大人,你说得在理……我们这人都是高傲的殷人的同族,自然不甘心做匈奴人的降俘奴隶――只是草草原上的生存之道是看谁的牛多羊多,谁的人多马多――比的是谁的势力强大……像我宇文部……就是实力不济,才沦为他匈奴任意践踏的牲口!苦啊!”
“就会叫苦不跌。 不知耻而奋进――先人地光荣都都你们这些软骨头丢光了……还有脸向我辈哭诉?也罢,你们中间,有谁愿为向导,指引我赵国与你们东胡诸部首领盟会,再结血亲之盟,共同对付匈奴胡虏!”看这眼前这群敷不上墙的烂泥,赵括既是生气。 又是同情,情绪一上来。 便把自己定下的联东胡而制匈奴的以胡治胡之策说出了口。
“大人,你这小爷又说笑了不是……你是人,敢发这样的鸿愿,夸这等海口。 ”几个凑上来的东胡人嘴上虽不敢这样说,他们不信任的眼神,分明就是在如此说。
“我是赵国此次北伐匈奴主将,马服君赵括!”赵括挺胸而立。 声自报家门道。
此话一出,立刻在众东胡奴隶中引起了一阵骚动。
“马服君……不是那个该死地赵奢的别名吗?”无错不跳字。
“要不是那个上谷郡守赵奢引燕军连年攻打我们……我们也不会如此衰弱,被匈奴欺负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