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八章 北伐将军谋平邑(上)  东周末年有战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一百六十八章 北伐将军谋平邑(上) (第3/3页)

不攻之理!”半月才因为练兵有方,刚才被赵括提升为都尉的秦开站在众将军们的身后,扯着嗓子大声接话!

    “说得好!我赵国军士,如次次像那司马都尉,那样对抗侵入我境的胡虏,像你们身后这位秦都尉一样不畏敌寇,敢言主动出击,那楼烦、匈奴的骑兵哪里还敢擅自出我赵国边郡,戮掠我边民!”赵括见有人回应,立刻趁热打铁,表明一战的决心。

    “今儿听得新鲜啊……在自己国家的领土作战,也好说是‘主动出击’,嘿嘿……”缭子把手一抄,背在背后,再把头一抬,左右晃了一下,在一边儿说起风凉话来。

    缭子的话听起来好像是在挑拣赵括的“语病”,指责赵括用词不当,其实他的剑锋所指,全是向那些等着盼着楼烦人从代郡捞不到什么好处便草草回去的将军们,向他们指出,以赵国之国势,赵军军威,却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便是身为军人的诸位耻辱。

    听了缭子那一番恶意的讽刺,众将军更是羞愧地无地自容,只想在这中军大帐之中,找个一缝儿钻进去。  那些他走邯郸引来的将军都尉们开始点头了,另一些原旧边军出身的将军却依然不作表态。

    话说了这多,赵括看众将,特别是原来的旧边将还是犹犹豫豫,左顾右盼的样子,心中有心奇怪。  可他回过头来一想,便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原来这些边将的味口不比小卒,只要好酒好肉,小恩小惠就能换来忠勇之心;边将们那份常年累积的边军兵痞气息不会在数月之中消去,他还依然是无利不早起的主儿。

    赵括再次指向平邑城,手指再向西北划发去,指向白登一带,向诸将说道“现在,正有三两万颗带着军功的头颅就长在不过百多里地外的楼烦人身上,只等着我们去取――这份送上门的战功,我们怎么好意思不收下呢?用老百姓的话说:金子掉到家门口了,还要别人拣了去――这算什么事啊!”

    经赵括这么一说,帐中几个本想无需作为,便可以把楼烦人“赶出”代郡,然后向邯郸报得胜之喜,得到点嘉奖的将军心中盘算道:只是把楼烦人赶出边郡,那份功劳不过是得到点牛羊酒水的犒劳――他们又不是一点吃喝就能满足的小兵走步,他们要的是封郡封侯、荫及子孙;而按赵括之说,如能全歼三万疲惫的胡人之师,三万敌人的级,那又是多大的功劳啊

    这样的机会可是千载难逢,他们这些人在边郡吃了半辈子风沙,今儿居然赶上了敌军疲乏,己方气势正隆的――正如找赵括说:金子都掉到家门口了,没有理由让它长了腿儿,又跑了啊。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边将们多半是纠纠武夫,自然也是勇夫的一员,只是他们求的不光是金银,更是出将入相――边将们相互瞄了一眼,便也与北伐之将们一道点起头来。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