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五章 强势借兵为何求(下)  东周末年有战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二百三十五章 强势借兵为何求(下) (第3/3页)

    李牧先是说的让众人热血沸腾,却为空谈地大话,暂时稳定了大家的与他的平立与不合作态度,好让他们放在心中的芥蒂与小打算,认真思考得失。

    说着,他又把话风一转,再言道:“如今的大势是我军对义渠戎人只差最后一击――现在看大家是相永享安宁,还是永无宁日……也是看这最后一击是不是能做得漂亮了。

    如果此时,有了诸位借兵助力,我军自然是如虎生翼;将来论功行赏,当然也就少不了大家的份了。

    实话说了吧,我本是想说只用自己手中的三千人马,杀向南方,可是这毕竟是大战,责任重大啊……我不敢保证能为当堂诸位打下一个清平的云中郡来,于是半是想着与大家共享战功,半是想着多一份力量,才想向大家多借兵马。  可是……”

    李牧又是半真半假地说着,说得好像是他为了云中郡的安危而征战劳苦,可众云中将尉们却在后方享乐做欢,众武官们亏欠他很多似地,搞得他们个个面红耳赤,半低了头。

    五原一带的武人们被李牧这么一说,脸自然是没有处放了,再加上李牧又是大义小理,还抛出利益来诱惑他们――众城尉们又是相护以眼为口耳,再次“神交”起来。

    眼看成大事将成,李牧发起新地攻势,对众人言道:“这样吧,我也不再向你们多借一兵一卒了,原来借来地兵马,我用得也顺手了,就暂时不还给你们,我将充实到军中,先是增补先前数战兵马损失。  多的充作后卫。  大家看,这怎么样啊?”

    见李牧“让步”了,众官也不能不做出点表示。  又是那杨柳城尉代大家放出善意之言道:“如此好是好,只怕这些兵士是从各城中调拨而来,多半是百人一闾地编制,而且平时没有在一起编练过,突然整合在一起。  只恐是相护协同不利,又不好指挥啊!”

    李牧听出城尉等人已经同意了“借兵”之事。  只是不知他会怎么用这一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怕他把他们的袍泽兄弟当成了放在阵前的肉盾,或是陷队之士,让这些兵士死于异地他乡。

    知晓了众武官心中所想,李牧知道大事已成了多半,心情也放松了不少,原本紧绷着的。  故做威严的面容终于可以松驰下来了。  他放声一笑,半是释放出胸中憋闷那口气,半是以爽朗之笑鼓舞众官道:“哈,大家就放一百个心吧,我也不是要把兄弟们送到前面去与戎人拼命,不过把他们放在我的骑军之后,让他们在后边儿好好有鼓噪作声,壮壮我军声势。  吓吓戎兵罢了……”

    “原来是如此啊!”包括杨柳城尉在内地众城尉、伯长们也放松地吐息,迫不及待地放出胸中闷气。

    当争议之事被放了下来,大计也定夺了出来,“你仁义,我就仗义”赵人天性中顾有的那份豪侠之情也就涌了上来。

    原本不怎么说话地五原城尉向李牧行了个抱拳拱手之礼,便向李牧保证道:“将军。  我一回城,就向我家将军要来干肉一车送于将军军中兵士充做应急干粮,使将军骑军少带辎重,放便轻装行军!”

    “当真,那还要多谢谢你家俾将军了!我借了他的兵,他还再送我军粮,正是大仁大义啊!”李牧一听,自然的高兴地对五原城尉投之以感谢一笑。

    “将军出战,也是为了我们五原,我家将军定会全力支将军!”反正已经做了好人。  五原城这边算是要把好人做到底。

    “将军这也是为我五原地方数城军民而战。虽说在兵马之事上帮不上将军,可是送点吃食劳军。  我等还是做得到的!”又是数人随着五原城尉附和道。

    “那就多谢诸位了!此番一战,如能大获全胜,定是我辈分享军功!”李牧回敬众官一人更为谦卑的揖手礼,算是对众官的感谢。

    “将军言重了!”刚才要相互角力的双方现在又说起了客套话来。

    兵算是借到了,李牧心中地大石算是落下了一半。  不过,正是那杨柳城尉之言,如何把他们拈在一起,成为一个能有效做战的整体,最又是李牧要解决的下一个大问题――毕竟,李牧可不想把好不容易才从吝啬的云中官员们手中借来的兵马,就如先前应付众官时所说的,充当一下门面摆设,而是希望他们在将来的上,可以预想到的激烈战斗中发挥出自己地实力,甚至是超常发挥一下,也未尝不可。

    可是要怎么才能激发出这些疏于征战的云中兵士的战力,使他们在战斗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呢。  这便成了一边准备着出发之事,一边与五原俾将军商议,如何布置他离开之后五原与整个河南地一带防务之外,还要在心中暗暗思考的事情了。

    军情急如火,想要有的做为,报答庞援之恩地李牧知道,时间已经不容许他搞庞援式的行军竟赛,或者是赵括式的耕种比试了――再说他们三人所面对的兵员素质、训练平水、部队数量也大不相同;李牧也就没有可以照搬过来现学现的机会了。

    当然,李牧更多的心思还是放在如何击破秦人的防线,把被压缩在秦赵之间的义渠戎人这滩子祸水,这一团野火,又重新引回挑起事端的秦邦身上。

    看着羊皮上的各条粗细不同,走势各异地线条所绘成地地图,李牧思考着。

    赵国云中与秦国上郡之间,其实还间隔了面积约有一两个郡大小的无主地带,只是那里多半是沙漠与荒漠,不能耕种,也不适合放牧。  而义渠戎人正是被压缩在两郡之间地数条南北走向的河流沿岸的数块狭小的冲击平原上,苦苦地与严冬,还有秦赵两个强敌做着抗争。

    李牧看着看着两眼便眯成了细缝――毕竟,出征之间诸事烦复,他累坏了。

    可就到他的眼线与地图上的一条线重合在一起之时,李牧的眼又圆睁了起来――“秦国边墙,只要突破了边墙,再拿下边墙之后的一两座城郭!”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