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事国事两不误(中) (第2/3页)
不韦就改说小算计,说与他赵德有关的切身得失之事。
“的确如此……看来要不在太后她老人家还在世之事,让建信君把气消了……他要是如我家没完没了的闹腾下去,背后又有王上撑腰,我那老头子就不说了,就连我这脑袋也……”赵德摸着满是汗水地颈项,大气都不敢多喘一下。
一看赵德凡心大动,吕不韦便现攻一城道:“世子方才不是怨恨平原君上只把您当成如带收礼金地小厮吗?何不借着为我家大公子代传友谊的机会,把我先前为您家分析将来地话,向平原君说道说道,让他老人看也对您刮目相看,一改对您的种种成见。 ”
“这个……”面对吕不韦地献策。 赵德又是一愣,一时半会儿,他就没有反应过来。
“这平原君世子可是平庸得可以啊……太公子以前还要平原君装平庸,我看要是让这小子来继承平原家的爵位,平原家就是不装平庸,也是平庸的份儿――不过他这一代就要家道中落……”一面在心中暗笑平原君家无人,暗自庆幸自己还算是择对了主人。 吕不韦一面对赵德发了句狠话:“世子,我可知道平原君家的小妾多。 那庶出儿子也不少啊……”
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别以为你是魏夫人生的嫡长子,可以你胸中这点丘壑……平原君将来的继承人可不一定是你赵德!还不趁着现在这个机会,在你老爹面前多表现一下子,挽回他对你的信心。
其实吕不韦心中清楚得很,无材也无德地赵德最大的资本不是凭借着自己地小聪明,或者是手下谋士的进言向他父亲平原君献上馊主意,而是他的血统――平原君夫人是魏国公主。 魏国名君信陵君的姐姐,就这一份政治资本已经足以使赵德平原君世子的份身地位雷打不动,更何况他**魏夫人还是个出了名的女强人,连也算是足智多谋的平原君都惧她三分――吕不韦地赵德地位不保之说,不过是趁着赵德思想混乱之机,再加重自己一方成事的筹码罢了。
“吕先生所言甚是有理啊……不如再把你先前所说再与我交待一遍!”听吕不韦把迷魂汤这么一灌,赵德还真就信进去了。 他举起酒盏就是一口猛灌,一付酒壮怂人胆的样子。 要吕不韦再细细按排一下,他要怎么给平原君说起使他家与建信君家暂时和解之事。
“好的,世子,咱们就……”吕不韦比划着,向赵德解说起来――其实吕不韦要赵德做的事情很简单,只要让他给自己寻一个与平原君单独见面的机会就行了。 到时具体要怎么做。 纵然吕不韦有通天的本事,也只有随机应变,相机行事。
***
“父亲,这是那个在邯郸混不下去的两口商人送来地礼单……”赵德手拿一木碟,单手一递,做出毫不在意的样子,把吕不韦的“礼单”奉给平原君赵胜。
“两口商人?是谁?”赵胜看自家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今儿说话又有条理,又带卖关子,不由得斜眼一瞟,扫视一番。 生怕赵德是不是被狸猫狐仙的东西附了体。 钩了魂儿。
“不就是那个在邯郸被卓氏、郭家整得惨兮兮的吕不韦吗?这两个口字,合起来不就是可吕字了吗?”无错不跳字。赵德为了在赵胜面前保持清醒地头脑。 露一手本事,已是依吕不韦所劝,这两天可是酒了不喝、女人也不沾,连肉都没吃,就快赶上在山林间清修的方士了――要是不能成事,他小子可是肠子都要悔青了。
“你是说他……那厮可算是找对了主子,现在在北地风光的很啊――不但是把卓氏、郭家的势力赶回了邯郸,报了一时之仇,还得了官商的名头,独揽边地三郡盐铁专卖之大权,这可是个肥差啊。
怎么着,那赵括小儿郎想上奏朝廷,想要全国推广些新法,便打发他那马前驱使吕不韦来探我们口风?”赵胜是何等人物,怎么可能全然不知吕不韦这十天半月以来在邯郸的种种动作;只是只至从他去秦国出使之后,原来的金主多半改换庭,跑到了建信君赵穆那里,搞得他现在只好一门心思盯在钱眼子上,一时判断失误,算错了吕不韦的来意。
“这个……”赵德一面支吾着,一面像不关己事一样,居然暗笑精明一世的父亲也有失算的时候。
“赵括这混小子,一声不吭地就把咱们在北地地财路断了不说,现在又在打邯郸地主意了……你这不争气的东西,别以为你老子我不知道你这两天都跟狐朋狗友出去鬼混了……又拿了人家多少,居然帮起外人来谋害你家老子。 你也不想想,你再怎么也不可能一口起成个大胖了吧――这财源、财源就是要细水长流,绵绵不绝。 这才叫财源。 你怎么能人家出一根肉骨头就把自己卖了呢?”赵胜想起自去年起,立新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