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五章 名相遗志几人知  东周末年有战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二百五十五章 名相遗志几人知 (第3/3页)

跳出来攻诘赵括,不过是大这种大势之下而发生的种种必然之事中的一次偶然的具体事件――他们不找人赵括,也会长上赵胜、赵穆……只不过因为赵括这会当了秀木,所以才成了“虞卿们”攻击的靶子。

    可是让赵括很是奇怪的是,这一回在背后支持、维护他的贵人们。  不光是与他有利益纠葛地平原、建信两君,与他有厉害关系的部下李斯、吕不韦,对他寄予厚望的威太后,甚至于已经将死的蔺相如也加入他“保卫马服君赵括”的同盟――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个政治阵营上与自己对立一代名相蔺相如,在“升迁事件”中。  起到了救赵括于水火的巨头作用。

    正是他向他的弟子虞卿出了“蠢招”,才使得赵括有惊无险,安然无恙。

    “难得真是像吕不韦所说的那样,他在将死之时,回光反照,爬起来对虞卿说了句糊涂话?”赵括显然不相信吕不韦地信口开河之言。

    蔺相如就算是最后对虞卿有交待,也应当是交待一些军国大事,如何辅佐让他放不下心来的赵王丹,而不是“如何整治赵括”上,于虞卿虚耗精神。  就算是把蔺相如想得龌龊一些。  一门心思钻营私业。  他也应该是向虞卿交待官僚集团在他过世以后的发展方向,怎么在于宗室贵族、还有马服家这样的中间派别的朝廷党争中占得先机。  夺取对赵廷的控制权;他也不应指手划脚,为虞卿制定一个具体地,用“升官”的方式,来打压赵括的权谋之计――就算是蔺相如用计对付赵括了,完全可能使出更不精妙的计略,就算是一招治不了赵括,也当是把赵括整治得半死不活,而不是像现在的隔靴搔痒一般,不过是让赵括心神乱上两天。

    不管怎么看,蔺相如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关头,横过手来,对赵括用招使计,都显得是多此一举,有损他的名誉,甚至是损到了他的爱徒虞卿。

    如果让虞卿因为经验不足,而使错了手段,那还好说,可再怎么看,那个在渑池会上、秦王宫中,都表现得智勇又全的蔺相如绝对不可能犯下这样的错误。

    “蔺相……你在想啊?你想要对我说啊?为要在自己大去之前,给我留下这么一个谜题,犹如孩童金戏一般让我来猜啊?”赵括试图站在蔺相如地位置之上,考虑问题,可是一时间也寻不着谜题地答案。

    ***

    既然邯郸赵廷的新有任命已经下,赵括只有遵守,虽然心中还是有一分不乐意,赵括还是把已经扩大、分立成为代、雁门、云中、九原,以及五原五郡地边地军权交到自己信得过的老将庞援手中。  而他自己则暂时忘记了那个已经不可能在站起来说话的一代名相蔺相如留给他的哑谜,全身心的投入到新郡初立的众多事宜,以及原有本郡的早日常行政管理之中。

    虽然说赵括是第一次执掌地方行政大权,管理几乎占据着占赵国一半以上的领土。  二成以上人口,还有与中原之人关系错综复杂地边地胡人的边事,倒也算是顺手;他在最初数日的焦头烂额,一团乱麻之后,终于到了了治边窍门,渐渐适应了自己的新职守。

    其实赵括的首为地方长官,行事这么顺利。  要多亏了缭子、吕不韦,甚至于远在邯郸的李斯、荀子等私幕谋臣的协助。  向他出谋划策,或者是与边地官吏们一起加入到一些诸入新城地建设、屯垦区的规划、归顺楼烦、义渠戎人地安置等具体边地政事的处理中。

    当然这些私幕谋臣,乃至于赵括本人之所以拿到差事就能上手,还做的这么得心应手,还要多亏了去年之时,赵括一到边地,就威服边地众官吏。  又巧用屯田军垦、建立军市之名,军权一抓,让自己与众属下得到了历练。

    不过是赵括新官上位半月时间,边地的各中建设、行政管理都从原来粗放的无为而治,变成了荀子在马服县中实验而成的儒家有为之治,并加上了李斯所主张内法外儒的行政大略……边地行政在这些大政方针地指导之下,渐渐有了起色,在这中原大一步入春末之时。  边地也悄然进入春天,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初春之色。

    至于赵括放不得不放弃的直接的军事指挥之权,由老成德高的老将军庞援接手。  让赵括倍感欣慰,甚至有几分自豪的是,因为去年的战争,实际验证了赵括边地军事建设的大致方向地正确信。  老将军也全盘继承了下来,并运有他多年从军的军事经验对其加以完善与改进。

    因为去年的军事胜利,有效的威慑了企图侵犯边地的胡戎散骑,遏制住曾经一度恶化的边事。  边地地军事建设,军队改革,也如边地的行政一样,井然有序,渐渐步入正轨道,不过多时,就可以渐入佳境。  结出累累硕果。

    ***

    “怎么样。  大公子,近来可好?”出于对上锋的尊重。  同时也是出于与赵括的私交,庞援还是以照这些时间所形成的管理,每过三五天时间,会前来向赵括述职,介绍军队的情况,商量军事建设、谋划。

    “要不是把兵事都丢给庞伯父,我这当侄儿的,只怕是要忙死了……”又看到老将军那长严峻之中又不乏慈穆的面容,赵括开心的回答道,似乎前些日子因为失去直接兵权时的失落之感,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忙碌地行政工作而一扫去之。

    “怎么,现在不怪我这老头子夺了你小子视如半条命地兵权了?”庞援有意揭赵括的伤疤,言语之中却无半点恶意。

    “快别这么说……庞伯父,事到今日,我还真要感谢你去了我多半劳苦呢!其实现在地边郡,以是我赵国主攻,匈奴、东胡皆为守势――特别是于我为敌的匈奴,我军要攻打匈奴,粮秣后勤才是大事。  单说我军的兵势,我已经不再担心了……不是我夸耀,相信已经能在大战之中击败匈奴了!”面对庞援,赵括没有半点遮掩,明说自己看上去是丢了军权,其实,单说对匈奴作战之事上,他的军权不是变少,而是加重了。

    “看来蔺相还真是帮了咱们大忙了……”庞援也从缭子那里知道了蔺相如之事――当然,缭子自然是继续着他包打听的性子向吕不韦问起,然后又是用那长无遮之口,去说给老将军听的。

    “是的,现在,似乎我知道是老成谋国了……”赵括知道老将军想要说。  赵括知道蔺相如正是先于他料到边地势事的发展,政事渐渐重于军事,才向伺机报复他的爱徒虞卿出了看是阴损又愚蠢,其实于国家深谋远虑的“升官之计”。

    “只怕是还不只是如此吧……李斯、吕不韦用小人之计,事平原君、建信君之事,而蔺相却要在死前合你赵括与虞卿之事啊!”老将军眼中有泪,深深叹息道。

    “对……我知道了……”赵括默默的点了点头。  这两天,他已经知道了那个谜题的另一个答案。

    蔺相如不光是为了给赵国保全一位将相之材,更是是要通过他对赵括最后的恩惠,让赵括原谅虞卿的鲁莽行事,使虞卿这名赵国的朝中重臣宰相,与赵括这名赵国的边地大将和睦相处,为国谋利。

    “蔺相…….他又使了一次将相和……”赵括望站天边的一抹风尘,含着一份深怀说道,他却不知他口上的那位赵国名相的灵魂已如那一抹风尘,飞向天际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