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六章 布局天下各有谋(上)  东周末年有战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百五十六章 布局天下各有谋(上) (第2/3页)

暂时“逃避”可能在数年之后所面临的问题了。

    说到长平之战,赵括心中默默记算倒。  最多还有一年的时间,最短也就是大半年时间。  长平之间的序幕战,就要从秦攻下韩国野王城,决断上党郡与韩国朝廷之间的联系而开始了。

    “因为李牧在秦国上郡小小的回敬了这些年来以势逼人地秦国一成,我又在北方为赵国打下了一片疆土,这一切会在多大的程度上改变将来之事呢?能不能打乱秦国一统天下地脚步,最后改变历史的发展方向,使其朝向有利于我赵国的方向发展呢?”赵括放下自己那重情重义的本性。  放下对蔺相如之死的唉叹,回过头来,处理自己的生死之事。

    赵括从梦中偷见天机而知,赵国从争霸天下的攻势,变为疲于生存,防范秦国地吞并的转折之役,正是那场攸关于自己生死的长平之战。

    五国伐齐之后,长平之战以前。  天下的总态势是五雄皆屈服于秦赵这两个同为嬴姓赵氏的大国强邦的争霸之中,出于被动的守势。

    秦赵两强之间,赵国安于一时的太平,荒废武力,而朝体陷入内斗之中而不能自拔。  赵国最多也就是在齐燕两国之前玩战略平衡,齐强之时助燕。  燕盛之时帮齐,要不就是支助魏韩,消耗秦国势利――赵国地大政,主要是不通过带有赌博性质的武力战争,而发动相对稳妥的外交攻势,以期待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的――求赵国国策之根源,不过是因为国力不及所至。

    而秦国虽有党争,却不如赵国来得那么激烈,国力没有虚耗在内斗之中。  所以秦国更愿意通过更容易看到成效的武力战争,不时出击。  发动一些十万人规模之下地局部大战。  从战争之中蚕食魏、韩、楚三个邻国国土;甚至于不时攻击它名意上的盟国,赵国的边城以窥探赵国反应。  判断赵国这个唯一有着与秦国争夺天下之力的大国的兵势强弱、国策强硬软弱。

    而长平之战,一开始也是秦国这种小规模的蚕食韩国领土,试图赵国反应的“秦国策”的沿袭,只不过后来,战争中双方都没有想到战争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发展成不发而不可收扫拾的举国之战,最后奠定了战国时代后期的基本格局――秦国与东方六国之前地战略总对决。

    而从这才战场中败下阵来地赵国,终于走向数落,沦于魏韩之流,最后与它的子民一起成为长达十年地秦国统一战争中的牺牲品。

    为了赵国千万民众免于为战火刀兵所蹂躏,为保赵国宗庙不毁于秦国兵锋,也是为了自己,为马服家的数十口性命,赵括当然会选择逆流而上,知难而近,救国救人救己于危机之时。

    可是别的不说,光是眼下局势,就足以让赵国琢磨、推敲、判断上番了。

    正如他先前所想,秦国的昭襄王嬴稷是当世雄主,他不可能不在赵国这头做出了如此动作之后,还置若罔闻而无动于衷,不做出任何反应――一年之前,看不惯赵国一片安泰平和的他就趁着赵国新君赵王丹刚刚及位,王位不固,赵国陷入诸公子争位的大好机会,不失时机地派出过使者,挑唆齐燕开战,破坏赵国东部边境的稳定。  到了今天,赵国在中原之北大败胡戎,开设新郡,又主动出击,扰袭秦城,不关是出于英明神武,高瞻远瞩的谋略,还是红眼病似的嫉妒,老谋深算的秦王稷都不可能不做出任何反应。

    “现在要考虑的是,秦人会在哪里下手,又是何时下手,用的,又是何上手段……”赵括把李斯的信反在一边又陷入了对另一个问题的沉思之中。

    可能是出于武将的直觉吧,也许根本就是赵括太过执着于长平,他主观性的判断秦军地下一个目标一定会是长平了――只不过因为历史的变动。  秦国可能提前数月拉开对韩国野王城的进攻,最后,一场战国时代普通的再了不能普通的拔城之战,会因为暴发点的特殊性而成为秦赵两国决断其命运的一战,会成为百万秦赵双方将士地血肉磨碾。

    “也就是说……今年秋收之后,秦国有了余粮,就会发起战争!”赵括从当前情势判断道――秦国会在今年。  而非历史上的明年才发起对韩国地战争。  而且他进一步判断道,这一回秦国极有可能不再是多年以来纯粹的以蚕食韩国疆土。  试探赵国反应的小规模的局限于一城一地的战争,而是一开始就将动用过十万兵力的,如两次大梁之围一般的规模地局部战争。

    也就是说,韩国可能更快抵挡不住秦国的强大攻势,提前向赵国求助――而提前赵国卷入这场战争的机能性几乎就是十之有八九成。

    “提前了一年时间……因为去年冬季两几场意外之战,我所管辖的北地也提前了一两年事时完成了对匈奴的威吓……看来历史不只改变了,还更进一步加快了……”赵括看了看铺展在机案上的羊皮地图。  双目灼灼,洞若观火。

    “长平这一战……看来是免不了了……我现在不再怕它,也不惧当真血洒于那一丘黄土之上了!”经历了几番生死之战,又历练了自己的军事能力,如今的赵括虽无绝对地信心战胜他的军学“师兄”白起,却也不像去年那般心中思考如何避免那一场命中注定的大战了。

    心理上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生死之事,面对那场大战,赵括现在所想。  已经是如何可自己再多加一份赢面了――一年之前在邯郸定下的“长平偷生之谋”,经过一年时间的种种是是非非的考验,到了今日,已经发展成了“长平获胜之策”了。

    “现在考虑具体地战术战法,还为时过早……庙算之时,是朝廷所定。  我几乎不能做……”赵括先是有点丧气地一念想到;不过片刻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