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与姑夺权,创立盛世 (第1/3页)
    太子出了宣政殿后,唐玄宗坐在那里久久不能平静。从古至今,皇位的变动会带来多大的变动,他不是不清楚。只是太子李瑛确实不适合做君主,凭他的资质做个守城之主倒都算难为他了,只是如今…
    惠儿这些年确实也太骄纵了些,怎么这般心急呢?皇位变动,何等大事?怎么能让太子抓到把柄呢?这个寿王李瑁确实也太文弱了些,没有丝毫大将风范!
    犹记自己当日夺权时的场面:当日父皇已经传位给自己,延和元年(712年)父皇诏令册立自己为天子,而宣布自己为太上皇。虽说皇位已经禅让给自己,只是处理军国大事的权利还是掌握在父皇手中,自己只有处置日常事务及拥有相关权力。
    封长子李嗣直为郯王,次子李嗣谦为埕王。以宋王李成器为司徒,依旧摇领扬州都尉;刘幽求为尚书右朴射,依旧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修国史;魏知古为侍中。立王妃为皇后,国丈王仁皎为太仆卿。迁窦怀贞为尚书左朴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仍兼御史大夫;崔褆为中书令,兼修国史。通过平淡无奇的任命,巧妙的取消了窦怀贞平章军国重大事件的权力,从而打击了太平公主的势力,使其失去了对军政大权的控制。
    自己本想着如果姑姑迅速反扑,自己立马可以将她拿下,可是姑姑没有立即予以明火反击,而是不动声色的要求父皇总理朝政。到手的皇位眼看就要不翼而飞,怎么可能甘心?
    仍记得父皇当日对自己说的那句:“天下事重,你希望朕帮忙处理吗?昔日瞬禅位于尧,还亲自巡狩;朕今虽已传位。岂能忘记国家大事!这军国政事,还是由朕来处理!”父皇一句话,自己哪里有什么反击的余力,除了一切悉遵父命,还能有什么别的法子。
    自己得到皇位并没有万事大吉,一切仍处于变动中,姑姑随时可能说服父皇,夺了自己的皇位。为迅速斩草除根,消除姑姑的势力,自己想方设法除去宰相崔褆,牺牲了张暐和刘幽求,后来虽然自己立即出面力保刘幽求等人大功在身,不可处于大罪!
    再后来,刘幽求被流放长安四千五百里外的封州,张暐被流放七千七百一十里外的峰州,邓光宾流放六千零九十里外的绛州。历经多少夜晚的生死谋划,自己诛杀窦怀贞等逆贼,逼得姑姑逃奔南山寺躲避,后来被赐死。最终于夺得了大唐集团的军政大权。父皇也自忖无力东山再起,下诏“朕将高居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