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太子被废,牵连甚广 (第3/3页)
厌张九龄,理由嘛,不外乎有二。自己相当宠爱武惠妃,相比歌妓的儿子李瑛,他更希望家世威望的武惠妃的儿子继承大统;其二,张九龄老是同他唱反调,限制了他许多权利,心里极为不乐意。
    于是,罢免了张九龄的相位,同时罢免的还有同张九龄一样反对废太子的侍中裴耀卿。朝堂反对势力肃清干净后,武惠妃便开始了她的计划。
    皇上废张九龄时,我曾经一度求过情,希望皇上留下忠贞人士!还以唐太宗时期的魏征比拟张九龄,希望皇上重用宰相,不要听信谗言,哪里知晓,皇上一句:“后宫不得干政!”便禁足了我整整三个月。
    于是一切都顺理成章的上演着,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杨洄再次向惠妃构陷三位亲王,说他们三个与太子妃薛氏之兄薛锈共谋异事。惠妃便设计派人去召三王入宫,说是宫中有贼,想请他们帮忙,而他们也答应了。惠妃接著又告诉玄宗:“太子跟另外两个王爷要谋反了!他们穿铁甲进宫了!”玄宗派人察看,果真如此,便找宰相李林甫商议。
    宰相还是那句老话:“此乃皇上家事,皇上做主即可!”宰相都不发话,剩下的官员自不会说什么。皇上一怒之下,下令废太子李瑛和颚王李瑶﹑光王李琚为庶人,流放薛锈为襄州,不久,便赐死四人。江采苹闻此恶讯时,已经是太子死后的三个月,想起曾经误认太子位救命恩人的那一幕幕情景时,便在梅宫替太子上了几烛香,烧了几张纸钱!
    可是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此事偏偏被武惠妃知晓了!前朝风暴没能结束,后宫争斗便又彻底开始了!
    当武惠妃随着大怒的唐玄宗出现在梅宫时,我才知道为何这几年自己可以过得如此坦荡?为何这几年武惠妃没有找过我一次麻烦!原来,她要得不是自己失宠,而是我的命啊!
    本书首发,请勿转载!
    </div>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