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我的奥菲利娅 (第2/3页)
宫浩给她讲最后的故事——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后期的作品,尽管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名气或许比它更响,但是就艺术价值,哲学角度和对社会的认知等各个方面而言,哈姆雷特却是更为杰出。
    故事其实很简单,单纯的复仇王子,阴险的篡位国王,无辜的痴情少女,还有那些心怀叵测的大臣们,一个个宫廷角斗的戏码上演出一幕人生悲喜剧,到最后,所有人都同归于尽,成就了一出史上最著名的悲剧。
    莎士比亚用一种最简单明了的方式表达了冤仇相报永无止境的想法。
    他认为宽恕是一种美德。
    “宽恕人家所不能宽恕的,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行为!”
    这正是莎士比亚的原话。
    ——————————————————
    “生存或毁灭,这是个必答之问题;
    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苛命运之无情打击,
    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
    并将其克服。
    此二抉择,究竟是哪个较崇高?
    死即睡眠,它不过如此!
    倘若一眠能了结心灵之苦楚与肉体之百患,
    那么,此结局是可盼的!
    死去,睡去……
    但在睡眠中可能有梦,啊,这就是个阻碍;
    当我们摆脱了此垂死之皮囊,
    在死之长眠中会有何梦来临?
    它令我们踌躇,
    使我们心甘情愿的承受长年之灾,
    否则谁肯容忍人间之百般折磨,
    如暴君之政、骄者之傲、失恋之痛、法章之慢、贪官之侮、或庸民之辱,
    假如他能简单的一刃了之?
    还有谁会肯去做牛做马,终生疲於操劳,
    默默的忍受其苦其难,而不远走高飞,飘於渺茫之境,
    倘若他不是因恐惧身后之事而使他犹豫不前?
    此境乃无人知晓之邦,自古无返者。
    所以,理智能使我们成为懦夫,
    而顾虑能使我们本来辉煌之心志变得黯然无光,像个病夫。
    再之,这些更能坏大事,乱大谋,使它们失去魄力。”
    房间里,宫浩轻轻默念着这段哈姆雷特中传唱百年的经典台词,托大学生涯的福,这是当代少数闷骚大学生用来求爱中经常使用的经典段落,宫浩也未能免俗,才能在此刻将它重现出来。与其相同的就是小丛林中那几段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对白。真让他把所有的对白都完整记录下来,那他是万万做不到的。
    “真是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修伊,人为什么要报仇?”艾薇儿问。
    “因为他们心中有恨。”
    “那人们为什么又要有爱情?”
    “因为他们心中也有爱。”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