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1/3页)
tongzhi;沈娡被册封为郡主之后,绒线商那边几天便来催陶管事一次,弄得她好不烦躁。偏偏这个节骨眼上孙膏药的大儿子又来烦她,嚷着要卖他家的妹妹,给父亲筹措治病的钱。
原来,才入秋孙膏药就染病在床,本来家中就穷得叮当响,哪里来的闲钱给他吃药呢?这个儿子也是居心不良,他强卖孙若儿并非真心为了给父亲治病,实际上是为了一石二鸟。
孙若儿和三个兄长并非一母所生,感情从小就一般,且这个孙若儿偌大年纪不嫁出去,孙膏药不说什么,三个兄长可是肉疼——家里有什么好点的吃喝都给了妹妹,他们尚且没钱打酒吃,妹妹过年的时候还能弄套新布裙,凭什么呐?那妖精似的后娘明明都跟人跑了,父亲还这样偏心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是为了什么?
积怨已久的三兄弟平时互看不顺眼,在这个问题上可谓是齐心协力。趁着孙膏药病的不省人事,他们到处找下家想把孙若儿便宜卖出去换一笔彩礼钱,可惜孙若儿的名声在街上算是臭了,连半截身子入土的糟老头子也不愿意要她,说是“闹心”。
就在这个时候,传出了赵王府缺人的消息。实在没办法,孙家大儿子想起自己和赵王府的陶管事家小儿子有过交情,辗转求到了她头上,要求卖死契,这样得的钱多一点,并且以后把那小蹄子拘住了,就没法回来闹他们。
陶管事一心谋算别的,对于此事胡乱应付了过去,碰巧沈娡从国公府带来的梳头娘子得病回去了,她便叫孙若儿补这个缺,听说她别的不会做,涂脂抹粉梳头穿衣尚可,那么当个梳头娘子应该挺合适。得到沈娡首肯后,孙若儿的卖身银她收起一半,剩下的给了孙膏药的大儿子,那混混见了钱喜逐颜开,笑眯眯地道谢去了。
孙若儿起初云里雾里,不知道怎么回事。待王府的人来领她的时候,她才如梦初醒,抱着家里的门嚎啕大哭不肯走:“你们几个天杀的,我要和父亲说,我不走。我将来是要做娘娘的,等我当了娘娘,把你们全部处斩!”
她大哥走来一巴掌扇得她头发都乱了,他啐道:“做娘娘?做你的春秋大梦去!父亲平时那样疼你,现在病的没钱吃药,你不去谁去?”
三哥一边扯烧鸡腿一边嬉皮笑脸道:“四娘,我说你还是少费些功夫罢!去赵王府有什么不好的?你不是要做娘娘嘛,咱们这里是什么地方,哪来的贵人?说不准你在那里头呆个几年,被里头来往的哪位王爷皇子什么的看上,运气好扶了起来,可不就是娘娘了?”
此言一出,孙若儿的三个哥哥哄堂大笑起来。
孙若儿闻此言亦是一愣,她暗自琢磨了许久,最终还是哭哭啼啼地跟着王府的人走了。
进了赵王府之后,孙若儿被府内的华丽景致给震慑到,连哭泣都忘记了。
她第一次见到这样明亮大气的漂亮房屋,虽然眼下是冬天没什么花木,那精致的长亭洞门,花坛廊柱,配着白雪就是一副顶好的画儿。王爷和王妃就住在这里头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