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七章 情报工作的弱点  抗日之我为战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百七十七章 情报工作的弱点 (第2/3页)

些该死的飞机?

    杨震现在特怀念后世的那些探测距离在几百公里,那边飞机一进入探测范围就几乎无法躲避的预警机。眼下的雷达,探测的距离还是太近了。更何况自己手中的雷达,还是美国人淘汰的二手货,属于第一代投入实战使用的雷达。

    这些雷达虽然提供了部分防空情报,使得部队的防空不在完全依赖人力。但探测距离却是很近,偏差也就更多。即便是安放在制高点上,其最大的探测距离,不过百余公里,而且信号也相当的不清晰,极易受到干扰。

    如果自己要是有了预警机,这些日军飞机一起飞就被自己盯上,又那里有这么大的麻烦。只是预警机对现在的自己,也只能是想想而已。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查出日军的机群,究竟在什么位置上。也就是说白日梦少做,还是多想想现实的问题。

    手指沿着中长铁路一点点的滑动,吉林、奉天,杨震沿着将日军腹地所有铁路线一点点的查看。只不过,他的手指有意的避开了松辽平原以及新京周边的日军基地。这里一马平川,有大型机群起降早就被发现了。

    而现在关于这个方面一点情报也没有,说明日军的机群并未隐藏在这个方向。既然这个方向没有,那么东满的山区以及中朝边境一线,眼下这里才有可能是日军机群的藏身之地。杨震在地图上手指不断的滑动着,良久最终还是落在了海龙、西安、东丰一带。

    日军各种轰炸机的数据,都在杨震的脑海里。这些日军大型轰炸机的起降距离与作战半径、载弹量等一些关键数据,他想也不用想,可以说信手拈来。对于这些日军轰炸机的性能,他了解的并不比航空兵情报处少到哪里去。

    虽说两种日军陆海军最新式的轰炸机的性能,情报部门和航空兵还没有得到详细的数据,但是杨震在后世看战史的时候,也多少有些了解一些。知道这两种日军最新式的轰炸机,也只是比原来的九六、九七式轰炸机略有改进而已。与美国人的大型轰炸机相比,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相差的太多。

    也正是基于这个基础,以及目前对平原地区侦察结果整体分析之后,杨震才将视线更多的放在了这一带。这几个地名也许后世的人不清楚,但是要是提到他们在后世的名字,恐怕很多人心中就有数了。

    眼下还属于伪满奉天省建制的海龙县,在后世被称之为梅河口。因为是吉林东南部交通要冲,以及东北东部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因而直到建国几十年后,也还是东北地区的军事重镇。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这里历来驻军云集。后世那支赫赫有名的万岁军,在卫戍京畿之间就驻扎在这里。

    而眼下的西安在后世,则因为与西北的那个古都重名而改为辽源。是吉林省仅次于省会长春,身为东北电力工业中心吉林,以及四平等几个重工业城市之外的第四大城市。也是吉林省除了这三大重工业城市之外,经济最发达,也是最富庶的地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