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彻底的消失 (第3/3页)
己这支小部队再跑掉.那位信誓旦旦的上官云相沒有办法向他的上司交待.
几天的接触下來.这些干部对于面前这位年轻的政委信任.基本上几乎已经达到了盲目的地步.尽管一夜的山地强行军.已经让这些马匹都已经丢掉.或是交给主力的干部与部队同样的异常疲惫.但对于杨震的思路.沒有人再提出任何的意见.
实际上部队疲劳.但在三天之内.总共加一起睡眠时间还不足四个小时的杨震也同样的疲劳.自从星潭突围之后.他的马身上一直都驮着伤员.基本就沒有骑过.部队徒步行军.他也同样步行.部队休息的时候.他还要研究下一步的行动方案.实际上他比一般的干部、战士更加疲劳.
甚至这种感觉.比在东北连续几天几夜无暇睡觉的时候更累.在东北有李延平、郭邴勋两个一起同生共死的亲密战友与自己分担.大部分的干部又都是自己一手带出來的.对自己的作战风格很熟悉.命令一下达.根本就不用过多任何的解释.
而且几年共同的战斗生活下來.各级指挥员对自己战略意图的领会也可谓是相当的到位.最关键的是.自己在东北苦心经营.虽然数量仍旧有不足.但却培养了一批相当数量的合格作战参谋.
到了皖南.情况却是与在东北截然相反.参谋业务水平差不说.与各级指挥员相互了解程度也不够.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根本不够与各级干部.尤其是团以上指挥员有太多的了解.最多也就混了一个脸熟而已.
最关键的本应该承担主要军事指挥责任的军长.几年的压制下來.在指挥作战的时候显得畏手畏脚.而且多年的排挤生活.让他与部队多少有些隔阂.來皖南之前.他沒有想到皖南部队的内部的问題居然如此之多.
后世自己所知道皖南事变最终的结局.绝对不单纯的是军事上的问題.他更多的是深层次的原因.如果中央不临时换将.将对这个事件前因后果都有一定掌握的自己临时调到皖南.恐怕换任何一个人.也基本上是无力回天.这里的内部矛盾太深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调來的人.如果在资历上高过那位副军长.但基本上军事上水平都差太多.懂得军事的.资历又比不过那位副军长.这也是中央为何对那位副军长相当的不满意.却迟迟未能将其替换的原因.
当然这个人物虽然难产.但也并不是沒有人可以代替.比如杨震在一二九师的那位赫赫有名的老师长.以其曾任红军总参谋长的资历.以及其极高的军事理论水平和极高的战略战术素养足可以胜任.
但一二九师的位置极为关键.不仅承担着掩护十八集团军总部的重任.其所创立的根据地又处于联系几大战略区的关键位置.根本就离不开人.不仅仅自己的老师长.包括其他几个能够胜任的人.目前都是各大战略区的主帅.也同样的都脱不开身.
作为抗战时期参加工作的自己.虽然资历也不深.年龄更是有些太过于年轻.但是在东北打出了不小的成绩.最起码军事水平能拿的出手.而且以自己在东北的战绩.足可以压制住一些人.眼下东北又因为正处于冬季酷寒时的战略休整期.抽调自己过來还是比较恰当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