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九十九章 杨震的心病  抗日之我为战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六百九十九章 杨震的心病 (第1/3页)

    (嫡谋)(王爷在上)(七界传说)(痞子的逆袭)(天骄无双)

    熟知历史的杨震并不想重蹈后几年德日两国的覆辙.但眼下的实情却是让杨震不得不硬着头皮赶鸭子上架.让那些刚刚完成培训的飞行员去上战场.在战火之中成熟.好赖日本人一贯小气.沒有几年后美国人那样的大手笔.即便是出动的最大规模机群.百余架也就到头了.

    而且日军轰炸机的装甲和火力.也远不如像美军轰炸机那样变态.再加上新式作战飞机补充的缓慢.还不至于让航空兵的血流的太快.要是像美军那样.动不动就來一个千机轰炸.或是飞机补充量远远的超过消耗量.恐怕抗联手头这点航空兵根本就维持不了一年.

    实际上目前飞行员补充缓慢.不是飞行员培训的体制有问題.按照杨震的设计.抗联的飞行员训练体制甚至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虽说因为缺乏中级教练机.而在初级教练机后直接上高级教练机.将一般国家的三级培养体系.改为两级培养.

    但对于每个飞行员來说.在他们真正上战场之前.还要与苦心收集來的各种敌机进行空战模拟实战训练.这其中不仅包括日军的各种战机.还包括了江北转交过來的因为美式战机大量到货.而转为后备力量的各种杂牌飞机.

    而对战斗机飞行员的训练之中.除了空战格斗训练之外.还包括对轰炸机、运输机的攻击.对地攻击等多种训练.以及所有应对空战之中遭遇的各种应急情况的训练.而且这个模拟实战训练.杨震还强制规定了必须达到二十个小时以上.

    不仅要经历实战训练.各个机种的飞行员位置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相互之间每年都有一定的飞行训练时间.也就是说轰炸机飞行员.每年都要抽出一两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去飞战斗机.运输机的飞行员也是如此.这种训练模式.在世界上可谓是独一份.

    毛病是出在人员的选拔和油料以及零部件的供应上.最根本的就是飞行员的选拔上.根据地的人口底子太薄.飞行员的选拔条件又太高.在既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又要有相当的身体素质要求的情况之下.选拔飞行员的速度一直不快.满足不了部队发展的需要.

    抗联的第一批航空兵的培训虽然只用的半年多一点的时间.但那是一种什么培训方式.所有的飞行员全部都是在全军精挑细选的有一定文化基础的连排级干部.以及在根据地内挑选的伪满国高毕业生.

    这些人白天学习飞行技术.晚上学习理论和俄语.不到两个月时间的.第一批飞行员就放了单飞.为了抢速度.大半年的时间之内歇人不歇飞机的训练.第一批选拔的飞行员.在高强度的培训和训练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