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搅他一个九天寒澈 (第2/3页)
给全部依靠士兵自身携带.负重会有多少.”
彭施鲁听到杨震这么一问.一下子愣住了.对于这些他不认为一号不了解.可他却想不明白.这些一号应该很清楚的东西.怎么会想起问自己.
不过对杨震的发问多少有些疑惑.但彭施鲁犹豫了一下还是道:“据我了解.按照日军三八年发布的战时补给规定.如果日军长途行军.中途又无补给点的话.必须要携带六天的配给量以及两天的应急口粮.”
“而其所谓的战时配给标准为精米五百八十克、压缩干粮二百三十克、罐头一百五十克、干菜一百二十克.再加上其他的副食配给.大约合七公斤左右.再加上所谓的应急口粮.大约在九公斤.”
“但考虑日军此次无法乘坐火车等其他工具.此次携带的干粮应该不会这么多.但至少也会在七公斤左右.日军士兵身材虽然矮小.但身体强壮.负重能力还是很强的.一般在负重二十公斤左右.并不影响其行军.”
“不过从宝清与密山交界处的地形來看.在还要携带自身武器装备的情况之下.日军又是长途奔袭.恐怕很难能按照规定携带九公斤的补给.当然如果他们携带大量可以在相对复杂地形下驮载大量补给物资的驮马的话.又另当别论.
“不过按照我对日军的了解來看.就算是日军按照标准携带六天的补给.但以日军士兵的忍耐力來说.支撑十天左右应该不成问題.而且日军一贯有以战养战的习惯.再加上所谓的就地征收.应该还能支撑更多的时间.”
杨震一边听.一边手指不住的敲着地图.沉默良久后才道:“如果能够查清楚日军究竟携带了多少配给.我们就应该能摸清楚日军下一步的作战动向.原因很简单.向北进入我根据地内部.补给困难.日军携带的补给一定多一些.”
“日军不是傻子.他们能猜出我军在发现他们进入宝清后.绝对会进行坚壁清野.而我们之前对宝清境内的居民北迁的动作也瞒不了他们.日军应该会明白如果他们一旦深入我军根据地内部.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补给的问題.”
“而向西进入勃利境内.由于背靠密山.随时可以得到后方的补给.日军不见得会携带太多的补给.毕竟是作战.弹药的携带量才是最重要的.只是这么才能查清楚日军究竟携带多少补给物资.倒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題.”
该怎么才能查清楚十一师团究竟携带了多少补给物资.杨震琢磨了半天也沒有想出什么办法.军区直属侦察营刚一从穆棱八面通机场执行完秘密任务回來.就被杨震又派出去执行一项也可谓是头等机密的任务.短时间根本就调不回來.
剩下挑选出來的新兵还在训练.离形成战斗力还远着.现在的水平也就比各部队的团属侦察连高点不多.根本就无法完成这种对敌纵深的侦察任务.最关键的是.这个十一师团的主力.离开密山后的具体去想现在还无法确定.
难道要派出飞机侦察.不行自己沒有专业的侦察机.飞行员也还沒有接受过专业的侦察训练.派出去这结果效果恐怕不是很好.最关键的是侦察机对于日军战术计划的侦察水平与能力.还无法与战场侦察相比.
杨震的手中的红蓝铅笔不断地图上画着.从宝清与密山交界的完达山区到松江平原.每一处河流、山川都看的很仔细.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