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辰安大厦(上) (第2/3页)
成的蝗群犹如一片会飞的乌云,密密麻麻地覆盖住4平方公里的田野,每天吞食的食物数以万吨计。
24年,西部非洲发生的蝗灾,造成了超过2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当时仅在控制蝗灾这一件事上的投入就达到6多万美元。而在26年6月,澳大利亚曾遭遇近百年来最严重的蝗虫灾害。蝗虫吞吃了维多利亚全省\/4的农作物,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达2亿澳元。当时蝗虫在澳大利亚的集体行动,甚至包括统一繁殖,有些地区的蝗虫卵覆盖了成片的土地,连绵长达2公里,面积大如整个西班牙。
在此之前我所见到的所有的变异蝗虫,至少在个头上还是与常见的那种小昆虫相差无几的,其他书友正在看:。但是新出现的这种,就完全不同了。
它们的个头至少有拳头那么大,外壳甚至是深到发黑的墨绿色,夹杂在蝗虫群中并不显眼,但无论是速度、力量、灵活性,都要比一般的变异蝗虫要强大得多。
这几项属性明显增强的最直观体现,就是在青龙偃月的刀背偶尔碰到它们的时候,我甚至会有手上一震的感觉!
为了阻挡蝗虫群的攻势,我必须时刻不停地保持挥动武器的动作,所以即使有LV5的基础耐力所带来的体力加成,我已经开始不自觉的大口喘气。比这个更加严重的,是我发现这群蝗虫的进攻,开始有组织了。
在野外,每当一块区域内蝗虫的密度达到每平方米5只以上,它们就会开始如同一个整体一样以偶然自发的固定方向行进。这是蝗虫灾害最根本的原因,研究人员们也正是利用这个特性发现了控制蝗虫灾害的方法。
而且聚集在一起的蝗虫数量越多,它们的行动方向就会越容易确定。在研究领域,科学家们把这种现象解释为一个生物群体数量太多的情况下,其中的生物通常会别无选择地“随大流”,或丧失主观意识。如果蝗虫的智商能够达到主观选择自己行动的方向,那么蝗灾几乎就可以被升级为自然界一个无解的难题了。
眼下我所面对的,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