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术前 (第2/3页)
和位置》,描述了病理状态下的器官变化,器官病理学就此诞生。从此人们开始了“寻找病灶”之旅。百年后,又一个叫魏尔肖的病理学家,在显微镜的帮助下首创细胞病理学。如果仅仅用肉眼,或者放大镜,是观察不到细胞的。只有科技水平发展起来,发明了显微镜之后,人们的认知才能从器官病理学延伸到细胞病理学。
如果卡住李时光的不是他的思路,而是软件和硬件上暂时无法支持的话,那么的确,短期内是不可能有很大进展的。
如此一来,谢克都想要为那些被李时光画的饼套住的研究员们默哀了……
不过因为是李时光的成果,所以谢克还是认真地看完了这个系列的论文,然后自己也写了一点类似综述的感想。
这个研究自从李时光搁置以来,虽然别的一些别的实验室拣去当成宝自己做起来,但是一直没有出什么有用的结果,所以很多人都准备放弃了。就在这时,谢克发表的这篇文章出现在国内各大杂志上。因为里面有点比较新鲜而且看上去颇为有理的想法,所以再次引起了那些人的关注……和热情。
谢克一点也不知道自己无意识的举动跟他的师兄一样,再次坑了别人一把。
另一篇文章是关于血脑屏障的。
血脑屏障就是血液和脑脊液之间的屏障,实际上是一种内皮细胞。除了氧气、二氧化碳和血糖以外,几乎很少有物质能够通过这个屏障。人脑的营养由血液输送,而血液里总是会带些不干净的东西,诸如细菌、病毒等等。人脑是人体最重要最首要需要保护的地方,所以便有了最坚硬的颅骨和最难以通过的血脑屏障。
但是,这些内皮细胞形成的多层膜紧紧包裹住大脑中所有的血管,在用它专门的运输机制来阻挡有害物质进入的同时,也阻挡了那些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
这些疾病里包括的,主要就是癫痫、帕金森、老年痴呆症等神经内科疾病。
经过合成的药物分子一般都比较大,无法通过血脑屏障,所以即使能够从药理学上对症,却无法应用在这些神经疾症上。
癫痫有时候能通过开刀切除病灶而改善发病率,但先不说开刀切除脑部组织所带来的致残效果和危害,实际上大部分时候癫痫的病灶根本就难以确定——看李时光研究到一半不得不放弃就知道这有多难。
如果,能够解决血脑屏障的问题,使得它能够“有智慧地”放过那些医生们需要输送进脑并作用于脑细胞的物质的话,在神经内外科上,人类必将跨出一大步。
上面这两个论题,都是当今世界上最热的神经科学问题,任何一个与此有关的医生——更何况是同时作为教授的那些学者——都不可能随意地扫一眼就搁置不提。
谢克的这两篇文章都是已经发表过的。如果那位神经内科教授曾经读过,就该知道它们的价值,就不可能问都不问。如果他没有看过,在见了那样的标题之后,又怎能无动于衷?
当然谢克这两篇文章不是用来解决问题,而是提出问题的。
他自己对那篇关于血脑屏障的文章非常有信心,认为很有继续研究下去的价值。徐教授对李时光的癫痫病灶定位很有兴趣,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课题。当然李时光坑谁都不会坑徐教授,早就跟他说明了困难之处,但是徐教授仍不死心。
谢克一开始也对这个课题不感冒,所以才离开徐教授自己出来闯荡。他是知道这课题原来的提出者是李时光之后,才有兴趣的。
不过真正令他投入精力的还是血脑屏障。他已经决定用这个作为自己研究生的课题了。
所以他在知道了主考人名单里有这位神经内科教授之后,特地带上了这篇文章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