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章 解剖  疯狂的手术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79章 解剖 (第1/3页)

    由于颈部后方的皮肤比较厚,活动度也比较差,所以不容易牵拉,这样就导致在暴露脊柱之前,非常有必要做皮肤和皮下组织的适当游离。

    谢克用手术刀锐性地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一直到斜方肌筋膜堪堪停住,再使用电刀切开筋膜。

    按理说,切开筋膜的过程必须非常非常小心地保持沿中线操作,因为中线是一个相对无血管界面并且能够为肌筋膜和颈椎棘突的暴露提供更便捷的手术入路。

    两分钟!

    这种神话恐怕只有电影里才会有。而且并非是因为影片中要强调手术医生的技术高明才故意缩短时间,大部分都是为了避免影片的沉闷所做的节奏安排和胶卷的节省使用罢了!

    虽然之前已经看过谢克给佟文杰开颅,但朱明和王磊还是再次震惊了!

    和浅浅的头皮与头皮肌层不同,颈部的肌肉、筋膜的层次与交错是相当复杂的。

    颈椎旁肌一般可分为三层,最浅层为斜方肌,中间层有头夹肌和颈夹肌。而最深层则可再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浅层的头半棘肌、中间层的颈半棘肌和深层的多裂肌与回旋肌。

    所谓的斜方肌,实际上就是从颈部一直到背部扩张的最大块的肌肉,它还有个名字叫僧帽肌。主要作用是在手运动的时候带动肩胛骨处的肌肉。

    而头夹肌则位于斜方肌的下面,沿着椎骨的后面向上延伸一直和后头骨的外侧连接起来。如果两侧同时收缩,就能起到使头向后仰的作用。如果仅仅是一侧收缩,就可以使头部向着那一侧转动。有时候如果碰到肌肉酸痛,颈部无法动弹的话,就是这一块肌肉罢工造成的。

    头夹肌是中间层肌肉,距离脊髓神经血管已经非常近,在谢克的研究和分析中,它正是作用于“肌肉抑制型副交感神经丛麻痹症”的肌肉之一。

    头半棘肌是在头夹肌下面的肌肉,大概上是呈垂直的上下走势,和后头骨与椎骨后的外侧连接起来,起到让头部向后仰的作用。由于它是和后头骨、椎骨相连的,所以谢克猜测这块肌肉如果僵硬或者异常的话,有可能是引起头痛的凶手。

    像头夹肌和头半棘肌这样的肌肉,虽然处于中间层和深层,不是平时一摸就能摸到的,但都是非常重要的肌肉,可是很多医生根本就不知道!

    不是他们的解剖学没有谢克学得好,而是光将模型和图谱背下来,根本无法与现实中的*联系起来。

    也许对于这个肌肉的名字他们并不如何陌生,可是在切开皮肤和筋膜之后,让他们一一将这些肌肉指出来,恐怕他们就要傻眼了。

    不仅仅是无法认出这些肌肉的位置,它们的作用也常常都被大家忽略了。

    谢克在学解剖的时候,可不是被一下各种肌肉和图谱而已。

    他非常认真地将每一块肌肉的起始和终止点都连起来,每一块肌肉的形状和走势,他都是用3d的思维来想象和记忆的。而肌肉的作用,除了背书之外,他还必须想明白为什么。

    其实解剖学的起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